共享車平台望步入盈利階段

共享理念曾經盛極一時,是昔日市場熱切追捧的投資主題,但要經歷過不同的經濟周期及環境,才能夠真正證明產品的市場需求,以及公司管理層應付挑戰的能力。Uber(UBER)創立的源頭是聯合創辦人Travis Kalanick與人夾錢租車而來,2009年UberCab成立,之後變為Uber。於2014年餐飲送遞平台Uber Eats出世。近年在美國推出了租車服務Uber Rent、貨運服務平台Uber Freight等。

靠叫車及外賣撑業務

現時Uber主要業務有三項,分別為叫車、外賣及貨運,前兩者最為重要。今年第三個季度,Uber的業績好壞參半,但連續兩個季達有錢賺,而且營運數據向好,所以股價在績後仍保持到平穩。在上季,Uber收入為93億美元,按年升11%,較預期95.4億美元略低。經調整每股盈利為0.1美元,高於預期0.07美元。

再睇一些關鍵指標,在第三季,整體總訂量(Gross Bookings)按年升21%,達352.8億美元。所謂總訂量即是張單價的金額,當中包括一些非Uber收的費用,主要用來看用戶使用服務的趨勢。其中,移動(Mobility)即叫車相關業務的總訂量為179億美元,當中含有相關稅費、隧道費、其他費用,按年升31%,佔整體50.7%,增加是因為行程數量(Trip Volume)按年升25%。餐飲送遞服務的總訂量為160.9億美元,當中包括折扣及退款等,按年升18%,佔整體45.6%。至於貨運業務的總訂量只有12.8億美元,按年跌27%,看來貨運業務相對受壓,而佔整體只有3.6%。移動及送遞服務的按年增速都較第二季好,貨運業務的跌幅亦有所收窄。

月活躍平台消費者續增

接着看收入情況,移動及送遞服務分別按年升33%及6%,至50.7億美元及29.4億美元,但要留意兩者各自受到營運模式改變令銷售及市場推廣費用入賬轉變的負面影響。若計收入增速,移動及送遞服務於第三季表現都較第二季低,而第二季又低於第一季。換言之,增速在減慢。貨運收入在第三按年跌27%。

轉化率(Take Rate,即是收入/總訂量)方面,移動業務相對平穩達28.3%,雖然受會計入賬負面影響,但都有40個點子升幅,在今年第一及二季分別為28.9%及29.3%。送遞服務的轉化率明顯趨跌,第三季為18.2%,較去年同期跌2個百分點,而今年首兩季分別為20.6%及19.6%。

至於月活躍平台消費者(MAPCs)數量,於第三季按年升15%,至1.42億。活躍司機及速遞員數目達紀錄的650萬,合共賺取近160億元收入。

展望第四季,Uber預期總訂量介乎365億美元至375億美元,以中位數計按年升20.5%,即略低於上季。另估計經調整除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盈利(EBITDA)介紹11.8億美元至12.4億美元,以中位數計升約82%,數字自2022年第三季轉正後持續上升。

Uber在叫車服務與Lyft(LYFT)在價格上有競爭,但都繼續有盈利,而Lyft第三季經調整EBITDA都扭虧為盈。行業有競爭但兩家公司都有留意成本控制,不盲目燒錢,所以營運環境都算良好。

憧憬第四季表現 股價嘗試突破

單看Uber第三季業績無驚喜,但公司CEO Dara Khosrowshahi表示,要持續有盈利增長,兼且第四季數據偏好,在10月整體行程數量、總定量都為紀綠高位。在叫車服務方面,公司推出相對新服務如拼車及Uber商務增長強勁。在美國部份城市亦推出Uber的士功能。送遞服務除了外賣,網上生活用品、便利店、酒類飲品等都有進行投資及獲得增長。在2024年會接受透過福利計劃進行付款,進一步擴大可接觸客戶群。

此外,有兩項發展具潛力,一是收費會員Uber One,可增強用戶粘性;二是廣告業務,廣告商按年升加了70%,達44.5萬。公司會於Uber Eats付費後出廣告,針對非餐廳用戶。另會擴大車內平板廣告落實地區。

以市銷率(PS)看現時約2.9倍,不算偏貴,4倍以上要留意,低於2倍以下屬機會。股價自10月底回升,升穿了7月及9月高位,有機會上試55美元或以上水平。若失11月2日裂口,甚至10月26日約40美元低位,宜先離場觀望。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