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銀行業正面臨嚴峻的挑戰,因為商業地產市場的風險不斷增加。高利率、空置率和價格下跌都對辦公樓的業主和貸款人造成了壓力。而中小型銀行在這個領域的貸款規模過大,可能引發信貸危機,甚至威脅到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本文將分析美國商業地產市場的現狀和未來趨勢,並探討其對香港樓市的啟示。
美國辦公樓市場的困境
美國辦公樓市場在疫情期間受到了重創,因為遠程工作和社交距離的政策導致了需求的減少。根據經紀巨頭 Cushman & Wakefield 的數據,到 2022 年底,寫字樓的空置率升至 18.2% 的歷史新高,在曼哈頓、矽谷甚至亞特蘭大等主要市場超過 20%。這意味著有近兩成的辦公空間沒有租戶,給業主帶來了收入的減少和資產的貶值。
美國辦公樓市場在疫情之前就已經處於一個供過於求的狀態,因為過去十年中,科技和金融等行業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大量的寫字樓建設和投資。然而,疫情爆發後,這些行業也是最先採用遠程工作模式的,導致辦公室需求急劇下降。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一份報告,美國目前60%至65%的辦公空間將不再被需要。
但空置率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更嚴重的是利率的上升。由於美國聯邦儲備局為了控制通脹而加快了加息的步伐,商業地產貸款的成本也隨之上升。這對於需要再融資的業主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因為他們必須以更高的利率還款,即使他們的物業收入沒有增加或甚至減少。而且,如果物業價值下跌,他們可能還需要支付更多的抵押品或本金,才能獲得銀行的批准。
根據美國商業地產數據公司 Trepp 的報告,2022 年有約 1,500 億美元的商業地產貸款到期,其中約 600 億美元是辦公樓貸款。這些貸款中有超過一半是在 2012 年或之前發放的,當時利率低於 4%,而現在已經上升到 5% 以上。這意味著再融資後每年需要支付額外數十億美元的利息。而且,由於物業價值下跌,這些貸款中有近四分之一已經處於負資產或接近負資產的狀態,即貸款金額超過物業價值。
而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局的數據,中小型銀行占商業房地產銀行貸款存量的70%。此外,根據MSCI的數據,它們在辦公室貸款的起始比例在2019年至2022年期間幾乎翻了一倍,達到了30%。最大的擔憂是由地區性銀行的壓力引起的信貸緊縮將引發經濟衰退。這將導致房地產價值更大幅度的下降,引發辦公市場的一波違約風暴。這可能會在房地產行業中引發更廣泛的傳染,甚至可能引發一場全面的金融危機。
美國銀行已經開始減少對商業開發商的貸款,有報導指與6個月前相比,現在美國每家銀行對房地產貸款都有所收緊。在銀行融資成本上升的背景下,預期的信貸緊縮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其問題。而銀行是百業之母,當銀行緊縮的時間,這將會影響各行各業。
而著名投資者芒格近日指「我們不可以理所當然地認為美國將永遠繁榮,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我們會度過難關」,「我們是一個特殊時代的產物,擁有一系列完美的機會」,但時移世易,投資的黃金時代結束了,大家對未來的投資回報便應該要有一番新盤算和考量。
其實上述情況香港都有出現,去年本港寫字樓整體空置率升至14.4%,甲級寫字樓空置率升至15.1%,創下自1998年以來、長達24年的新高。
小龍在多次在本欄指香港樓市18年周期完結,2021年後樓市將會下跌,2023年至2025年將是機會。而很多人說九運如何如何,但更重要是不要在九運前死去。
作者:江恩小龍劉君明
江恩理論及經濟周期專家,曾到中港台三地演講及出版多本技術分析書。目前在證券公司專注於債券,股票及投資帳戶組合管理。 網站: https://ericresearch.org
更多內容: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