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sla 2023年初下調內地售價,隨即引發國內車企減價戰,且戰況近日不斷擴大,並從電動車延伸到傳統內燃機汽車,汽車製造商減價促銷,有利汽車經銷生意上升,配合部分車企向經銷商加大回贈提高促銷效能,將提振經銷商利潤率。龍頭經銷商中升控股(0881.HK)及永達汽車(3669.HK)前景能看好。
自Tesla於2023年1月宣佈減價,三個月內更是兩度減價,逼使內地汽車企業正形成一輪減價潮。電動車後起之秀小鵬汽車(9868.HK)1月中旬旗下三款車型亦宣佈減價1成, 2月初蔚來(9866.HK)旗下ES6和ES8低調減價,據內沒報道減幅最高超過10萬元(人民幣.下 同),另一車型ES7亦有若干優惠。
據摩根士丹利報告,寶馬中國為在1月達到一定的銷售目標的經銷商提供每輛車6,000至7,000元的一次性回贈,相當於寶馬在中國銷售均價的2%,預期經銷商會加大寶馬的推銷力度和優惠刺激銷量。摩根士丹利認為,其他豪華傳統內燃機汽車(ICEV)也有可能陸續減價以應對電動汽車降價,甚至仿效寶馬來支持經銷商,有份推銷售以上車型的經銷商利潤率將得到改善。
1.中升控股
中升為內地汽車經銷商龍頭,主要經銷平治、寶馬、凌志及奧迪等豪華汽車品牌,及豐田、日產、本田及通用等中高檔汽車品牌,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團經銷店總額417家,包括261家豪華品牌經銷店及156家中高端品牌經銷店。根據截至2022年6月底中期業績,公司85%收入來自汽車銷售,售後服務佔餘下的15%,因此車企減價刺激汽車銷量增加的同時,公司的售後服務生意亦能好轉。
中升出售多款寶馬車型,當中也包括寶馬的新能源車,故寶馬新推回贈計劃公司受惠程度高。另外,中升與小鵬在2021年4月便建立起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並有營運小鵬汽車的經銷店,因此儘管小鵬主要透過自家旗下網店採取直銷,但在小鵬整體減價下,相信中升的小鵬經銷店生意和利潤率亦可提升。
中升中期收入減少1.5%至860億元,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少7.3%至34億元。由於內地去年第四季疫情惡化、政府採取嚴密防控措施,相信中升及其他一種汽車經銷商都面對艱難的經營環境,然而彭博綜合券商預測,中升2022年每股盈利預測僅按年微跌1.6%。
鑑於內地今年全面復常,配合車企降價及向經銷商提供回贈,市場預測中升2023年每股多賺21%,而2024年亦按年有13.5%升幅,2022、2023及2024年預測市盈率分別為11倍、9倍及8倍。
2.永達汽車
永達汽車與中升一樣,主力做豪華及中高端汽車銷售,而售後服務佔總營業額14%,其餘逾8成是來自汽車銷售,亦與中升相近。永達代理包括保時捷、寶馬、奧迪、平治、凌志等,7成收入來自這些豪華及超豪華品牌汽車,較中升為高。
永達有份代理的保時捷成為兩者的分水嶺,永達連續多年穩坐中國寶馬及保時捷的第一大經銷商地位。另據內媒引述網通社統計,2022年中國豪華車市總上險量超過389萬,按年升1.2%;市場份額進一步升至19%,形勢對永達有利。
永達另一賣點是新能源車業務,公司2022年上半年新獲55個品牌授權,包括小鵬、比亞迪、AITO、長城歐拉、蓮花、Smart等多個獨立新能源品牌,共47家網點。新能源車成為發展大趨勢,然而新能源車企現仍多倚重直銷形式,但隨著新能源車補貼退場,新能源車應對市場化競爭相信會逐步向經銷商靠攏,而永達已先人一步取得多項代理授權。
此外,值得留意是,永達有意拓展售後服務,據悉2022年已獲得Tesla鈑噴中心授權。報道稱,該業務的毛利率高達48%,較傳統車的售後服務業務為高。Tesla連番減價後,銷量有所改善,永達相關售後業務的發展可能成為公司增長新動力。
彭博綜合券商預測2022年永達每股盈利按年倒退3成,預測市盈率為6.8倍,但隨著內地經濟復常,市場預估永達2023年及2024年可分別按年多賺31%及11%,預測市盈率為5.5倍及4.7倍,較中升估值更便宜。
更多內容: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