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渡兩主動型ETF上市 探討投資主動型ETF好處

早前A潘渡區塊鏈主題(3112.HK)、A潘渡創新主題(3056.HK)在聯交所上市。有別於追蹤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A潘渡區塊鏈主題及A潘渡創新主題為主動型ETF。主動型ETF在港股市場是較新的產品,箇中的好處及風險,值得投資者重新認識。

主動型ETF近年有所增加

2019年6月18日,A工銀中金美(3011.HK)上市,成為首隻在聯交所上市的主動型ETF。直至2022年年底,至少有19隻主動型ETF在聯交所掛牌。

除主動型ETF外,單位信託基金也是由基金經理主動管理。投資主動型ETF及單位信託基金的好處是,投資者在基金經理協助下有機會跑贏大市。相反,避動式ETF表現追蹤基準指數,基金經理只能跟隨指數變動來調整投資組合,所以不存在跑贏大市的可能性。所以在基金經理主動管理投資組合這個層面上,主動型ETF及單位信託基金都有機會跑贏大市。

部分主動型ETF管理費低

主動型ETF還有另一個好處,是部分主動型ETF收費較單位信託基金更低。從在香港掛牌的主動型ETF,筆者不期然聯想到「連登契媽」Catherine Wood管理的多隻主動型ETF,但只收管理費,不再另行收取其他開支。投資者本金被收費蠶食的速度變慢,節省下來的開支自動成為投資本金,可以加強錢搵錢的效果。總體而言,部分主動型ETF壓低收費對投資者有利。

不過,投資主動型ETF須承擔的風險較投資避動型ETF為高,因為主動型ETF持有股份數目一定較避動型ETF持有的股份數目為低。

理論上,身處不同行業的上市公司面對的風險不同;如果持有股份數目愈多,不同類型的上市公司可以互相抵消風險,故持有避動型ETF的投資者承受風險較低。反之,投資主動型ETF持股行業可能較集中,未必能達致分散風險的效果。

須留意經常性開支比率

話說回來,A潘渡區塊鏈主題及A潘渡創新主題卻沒有低收費的好處。其產品概要披露全年經常性開支比率2.5%,須由投資者承擔,並從這兩隻主動型ETF的管理資產中扣除。這兩隻主動型ETF的全年經常性開支比率2.5%為預期數字,如實際數字高於2.5%,高出2.5%的部分則由管理人承擔。

由於這兩隻主動型ETF尚未有足夠時間交出表現,但又要收取最多2.5的開支,投資這兩隻主動型ETF前須要注意。

作者:Steven Cheung

原文來自HK MoneyClub

更多內容:

如果你有一千萬 買樓定做定期?

憧憬消費回暖 安踏有力再上

精選三隻100億市值潛力港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