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港股開局表現強勢,首週因周一 (1月2日) 為元旦補假只有四個交易日,有三日升市,周五 (1月6日) 見跌亦只是60點,全週累升1,210點,近五週最大升幅,於今年首個交易日經已突破20,000點,收報20,145點。
翌日 (1月4日) 收報20,793點,驚喜之處在於收高於250天移動平均線,為2021年7月26日以來首度出現。此線被市場視為牛市和熊市的分水嶺,代表港股經歷接近一年半的熊市後,近日有轉為進入牛市跡象。上回處於此線之上,為2020年11月5日至2021年7月23日,歷時超過八個半月。
上回在牛熊線之上逾八個半月
往績反映當恒指確立企穩在250天線之上,將迎來多月的港股榮景。參考2020年11月4日收報24,886點,相對上述跨越250天線後高見31,183點 (見於2021年2月18日),不足三個半月累升近6,300點,升幅達25.30%。
繼而恒指回軟,至2021年7月26日才告失守250天線,反映上回雖見逾八個半月處於此線之上;但由高位下行歷時卻超過五個月,即期內近六成日子恒指見反覆向下。故此就算今次確認企穩在250天線後,投資者也不應以為港股進入牛市而對後市過份樂觀,並且上述不足三個半月累升近6,300點不宜視為恒指短期的潛在升幅。
升浪出現前累跌逾三千六百點
畢竟每次跨越250天線前,恒指均已上揚一段日子,上回由2020年9月25日錄得當年的下半年低位計起,至同年11月4日升勢已維持超過一個月。因此,由2020年9月25日計至2021年2月18日,升浪維持接近五個月。當然無可否認升浪的長短與之前的跌浪歷時多久關係密切,從2020年7月7日高見26,782點,至同年9月25日低見23,124點,約兩個半月累跌逾3,600點,之後出現上述接近五個月升浪。回看如今,若由2022年6月28日高見22,449點計起,至10月31日低見14,597點,不論跌幅和跌浪歷時均多於上回。
港股投資者仍可望三個月榮景
這意味著今次恒指升浪理應較上回的接近五個月為長,若由去年11月1日計起,單是五個月已是直至今年3月底升浪才會結束,要是如此推斷正確,港股投資者仍有接近三個月的「蜜月期」。筆者認為現有兩件事必須關注,其一是恒指是否已確認企穩在250天線之上,截至上周五連續三日收高於此線,加上以1月4日此線在20,370點,相對周五收報20,991點,後者高出621點,超過500點,初步反映已企穩在此線之上。惟要留心周四收報21,052點,為去年7月12日以來首度重上21,000點之上收市;不過周五卻收報20,991點,回到21,000點以下。
故此本週應至少多看三個交易日,恒指見連續三日收高於21,000點,方能證明恒指有力續升。其二是屬約近半年的罕見港股強勢,從去年10月31低見14,597點計起,至今已累升近6,400點,經已多於上述近6,300點升幅 (2020年11月4日收報24,886點至2021年2月18日)。
若以2020年9月25日低見23,124點與2021年2月18日高見31,183點比較,累升約8,000點。倘若今次升幅相若,由14,597點計起,短期見恒指靠近22,600點應有所戒心。當然,22,600點不一定是今次升浪頂部,只是若見恒指能在短短三個月累升達8,000點之際,就算後市有望續升,此前出現一段時候的整固,甚至是回調,認為會是合理預期。
作者:聶振邦
更多內容: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