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高盛後巴菲特正買入這間投行

buffet

關鍵點

.在疫情初期,巴郡迅速拋售了投資銀行巨頭高盛的股份。

.從那時起,巴郡收購不少銀行股,但直到現在還沒有購入純投資銀行。

在2020年疫情開始後,巴郡(Berkshire Hathaway)(NYSE:BRK.A)(BRK.B)由傳奇投資者巴菲特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沒有浪費任何時間出售公司在投資銀行巨頭高盛(NYSE:GS)股份。

出售有關股份後,此舉看起來是一個巨大錯誤,因為市場大幅波動推動高盛的業務,並在2021年飆升到頂點,這要歸功於股票和債務承銷銷售和交易增加。由於承銷活動顯著下降,巴郡的決定在今年市況看起來要好一些,儘管高盛的股價仍遠高於疫情前水平。

但現在巴菲特似乎準備重新涉足投資銀行業務。在第三季度,巴郡在一份監管文件中披露,它持有規模小得多的投資銀行Jefferies Financial Group(NYSE:JEF)的非常小量股份。讓我們來看看巴菲特和巴郡團隊的其他成員,在這裡有怎麼樣想法。

在不斷增長行業中持有少量股份

可以肯定的是,巴郡在Jefferies的新持倉數量很少,我不明白為什麼這家企業集團為這麼小份量而煩惱,除非它在第三季度末購買該股,並打算在最近幾個月繼續這樣做。巴郡購買了433,558股Jefferies,當時價值近1,280萬美元。這使得Jefferies成為巴郡約3440億美元的龐大股票組合中最小頭寸之一。

儘管今年投資銀行業務舉步維艱,但許多人預計,該業務的實際規模或特定年份的可用總費用(即錢包規模)實際上比疫情前更多。

巴郡在疫情期間拋售的另一隻股票摩根大通(NYSE:JPM),其總裁兼首席運營官Daniel Pinto在9月一次會議上指出,2011年至2019年的行業規模通常在700億美元至850億美元之間波動。2019年為790億美元,然後在2020年躍升至950億美元,在2021年達到驚人的1230億美元,然後再下降到Pinto認為今年將達到700億美元左右。Daniel Pinto認為,在較長一段時間內,規模可能會在2020年左右正常化,該水平明顯高於正常水平。

Daniel Pinto還認為,交易將繼續以比過去更大的規模進行。2019年用於交易的規模約為1600億美元。在過去的三年裡,它一直在2000億美元到2150億美元之間,這是Pinto預計未來會保持範圍。

獲得市場份額

與摩根大通和高盛等一些投資銀行巨頭相比,Jefferies規模小得多。例如,在Jefferies截至8月31日止最近一個季度中,該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總收入約為6.818億美元。與此同時,在截至9月30日季度中,摩根大通創造了超過17億美元收入,而高盛則為15.8億美元。

Jefferies行政總裁Richard Handler在公司最近業績報表中表示,“投資銀行業務和股票業務非常有韌性,我們預計已經在這些領域獲得了市場份額,因為我們將繼續支持我們的客戶度過這個動盪的時期。”

Jefferies的投資銀行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了44%。但當你考慮到市場規模下降時,實際情況可能更糟,而且一些競爭對手的下降幅度更大。股票交易收入實際上同比增長,也比上一季度有增長。

此外,Jefferies在第三季度的某些方面表現出色。它作為財務顧問在美國宣布的交易有119筆,並列第四。它在美國中間市場交易中也表現出色,在交易金額和交易數量上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

公司估值良好

鑑於巴菲特和巴郡在Jefferies的持股比例較小,巴菲特似乎對純投資銀行仍相當謹慎。但他們顯然喜歡Jefferies的表現及估值。該銀行目前的交易價格略高於有形賬面價值或資產淨值,並且還提供超過3%的年度股息收益率。

今年開始加大對花旗集團(NYSE:C)和Ally Financial(NYSE:ALLY)的持倉後,Jefferies是巴郡另一項有價值的銀行投資。我非常想知道巴郡是否會在本季度再增加在Jefferies的持倉。

作者:Bram Berkowitz

編輯:Mark

更多內容:

巴菲特大手買台積電是否跟得過?

兩隻有能力引領納指走高科技股

Target季績後急跌是撈底好機會?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About The Fool 5811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