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阿里巴巴背後隱藏問題

阿里巴巴—SW(9988.HK)早前公布季度業績,經調整純利勝預期,更扭轉連續多季的同比下跌。與此同時﹐阿里宣布增加股份回購力度。雖然這兩個消息均看似是正面消息,但實際上不見得那麼正面。究竟有甚麼證據支持這個結論,投資者就不要錯過下文的分析。

在這份業績中,投資者看到的是阿里管理層想方設法減省成本。例如致力減少銷售及市場費用。在環球經濟衰退期間,管理層想方設法控制成本,為克盡己任的表現。在這個背景下,阿里季度業績呈報的非公認會計準則淨利潤為33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9%。

營業額升幅僅低單位百分點

不過,對於科技股而言,盈利增長重要,但營業額增長較盈利增長更重要。阿里在剛去的季度營業額同比僅升3%,已經較上一季度營業額按年跌0.1%有改善。然而,阿里主力的業務仍是內地的電商平台營運,在剛過去一季營業額竟然是負增長。

如果只是因為內地實行動態清零,導致商戶一時三刻暫停增加網上營銷的開支,這樣情景已是不錯。但筆者更擔心是阿里增長出現結構性放緩,意指有機會陷入持續低增長境地。須知道阿里管理層已經預告活躍用戶增長見頂,既然用戶再沒有增長空間,商戶增加網上營銷預算時亦要精打細算。這正正是筆者最擔心之處,阿里營業額增長放緩有機會由週期性變成結構性。

隨時失增長股身份

另一邊廂,阿里宣布加馬回購,如果參照上一次加馬回購經驗,亦未能夠撐起股價。2022年3月,阿里宣布將回購股份金額上限由150億美元加碼至250億美元。由當時至11月阿里不時回購,但阿里股價仍是大幅下跌。由此說明,回購只是持股價其中一項因素,但還有一些更重要的因素是回購股份不能所挽回的。

總括而言,如以增長股角度看,阿里營業額僅升3%,更有機會演變成結構性低增長,故季度業績並不是如傳媒所理解這麼美好。何況,如果阿里仍然是增長股的話,就不會大灑金錢回購股份,否則多餘的資金應用於開發新業務。顯然阿里暫時未搵到再下一個階段的增長點,這點才是投資者最應該擔心的問題。否則阿里不能再被視作增長股。

作者:Steven Cheung

更多內容:

中央擬構建校外培訓新格局 留意三家教育股

加息漸近尾聲 分注買10厘港股房託

網易因暴視動雪急跌 是否為另一個低吸機會?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