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sy CEO作出預測將徹底改變你對股市的看法

關鍵點

.20年前互聯網泡沫破滅時,融資變得更加困難。

.這對於幾乎沒有融資需求,且實力雄厚的公司來說是一個優勢。

.這種模式正在今天再現,這意味著更強大的公司將受益。

如果你在2021年11月購買了電子商務公司Etsy(NASDAQ:ETSY),你或可能更希望自己購買指數基金。自那以來,Etsy的股價暴跌了63%,而整體大市僅下跌了18%。購買指數基金而不是買入Etsy股票,可令你避免遭受一些重大損失。

Etsy並不是一個異常現象,因為我可以輕鬆地創建一個高質量的企業名單,其中有關公司的股價從高位下跌了70%、80%,甚至90%。我的觀察是,投資者因此而灰心。在一片絕望中,他們不再選擇個股,而是簡單地投資指數基金。

不要誤會我的意思:指數基金是創造長期財富的好方法,可以構成投資計劃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但是,我堅信你可以通過挑選股票來超過市場的平均回報。如果你現在不同意我的觀點,我認為Etsy行政總裁的一句話將徹底改變你的觀點。

失敗者被淘汰

在過去幾十年前,Etsy行政總裁Josh Silverman是一家名為Evite的互聯網初創公司的負責人。當Silverman在1990年代後期加入時,那是互聯網初創企業的黃金時代。

他在9月7日Evercore ISI科技大會上回憶起互聯網時代,並拋下具智慧的金句:“我已經長大了,可以在2000年經營一家企業,那時每家互聯網公司都獲得了無限的資金。實際上,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是建立互聯網公司的最佳時期。”

Silverman說,在被稱為網絡泡沫的時期,為互聯網企業提供資金很容易。然而,當泡沫在2000年破滅時,資金蒸發了。但他表示,最好的建設時間是在免費資金消失之後。

當債務便宜時,經營不善、管理不善和處於投機的公司都能夠為運營提供資金並像好公司一樣成長。但是一旦音樂停止,糟糕的投資最終就會暴露出來。

出於這個原因,Silverma說最好的建設時間是在資金用完之後。他的評論特別針對電子商務。過去歷史支持他的洞察力。

互聯網泡沫的兩個倖存者,Amazon和eBay,已看到它們的收入在崩盤前後繼續飆升,而許多處於弱勢的電商企業已開始萎縮,因為它們的資金插頭被取消了。第三個倖存者是Booking Holdings(當時是Priceline.com)。雖然它的收入在幾年後退了一步,但最終還是恢復了增長。

是時候買下贏家了

我不是在這裡告訴你,股票現在必然被低估,或者你所持有股票,將迅速重回曆史高位。我在這裡要說的是,購買並持有優良企業的股票,是一種特別引人注目的策略,可以在這裡超越市場的平均回報。

正如你可能知道的那樣,美國聯儲局一直在提高利率以對抗通脹,這反映在10年期國債利率中。

這對企業(無論是公開上市還是私人持有)所受影響是真實的。Snap行政總裁(Evan Spiegel)最近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完美地表示:“今天,資本成本急劇增加,我們的業務將根據所產生利潤的能力來評估。我們必須相應地調整我們的戰略。”這裡的要點是,Snap的戰略變化與資本成本的持續變化扯上直接相關。

一些公司根本沒有準備好徹底改變它們的戰略並創造利潤。這些公司將被削弱或完全淘汰,只剩下最好和最強大的公司,在這裡蠶食市場份額。作為投資者,如果你現在能認出幾家這樣的公司,我相信你今天買它們的股票,未來會做得很好。

回到Etsy個案,它的定位是要在2022年及以後表現良好。公司確實擁有近23億美元的長期債務淨債務頭寸,而現金、現金等價物和長期投資則接近10億美元,但是業務會產生現金。到了2022年上半年,Etsy從經營活動中產生了1.85億美元的現金。換句話說,Etsy不需要擔心資金成本上升,因為它不需要來自外部來源的資金。

規模較小的私營公司,即是Etsy的競爭對手,處於不同位置上。在Evercore會議上,Silverman還表示:“我認為我們將看到汰弱留強。”

這有利於像Etsy這樣強大的企業。但更廣泛的結論是不要在市場下跌時放棄選股。現在實際上可能是多年來長期投資於強大公司的最佳時機之一。

作者:Jon Quast

編輯:Mark

更多內容:

兩大體育用品美股 Nike還是Lululemon更有價值?

即將退休?買這3隻股票創造被動收入

獲Cathie Wood押注18%資金的三隻股票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About The Fool 5810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