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業績大倒退 長線投資仍可買入?

港交所(SEHK:388)公布今年首季業績,盈利按年跌三成,股價應聲下跌,長線投資價值尚存?

港交所盈利大跌

港交所在2022年度首季的總收入為46.9億元,按年下跌20%,加上營運成本按年上升7%,成本上漲蠶食營運邊際,更加劇了規模不經濟,港交所盈利能力自然受壓,導致盈利大幅下跌31%。

港交所首季業績倒退的主要原因是牛熊交替的自然影響。去年第一季度正正是大牛市登峰的尾段,而牛市頂峰有助港交所的收入及盈利維持在高水平,交投活躍本已有利港交所的徵費量增加,而成交價水漲船高亦可提升費用計算基礎。

踏入2022年,港股由牛市高位大幅回落三四成,費用收入基礎隨之以收縮。據集團所披露,聯交所在今年首季的股本證券產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為1,260億港元,相對2021年度同期的1,980億港元下跌了36%,而衍生權證、牛熊證及權證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則為205億,同比下跌了22%。牛市過後,交投降溫加上成交價較低,港交所的業績便無法維持在去年的新高水平,收入及盈利錄得大幅下跌是無可避免的結果。

其實牛熊交替對港交所業績造成的波動可以算得上是慣性定律,有貨投資者不必過分憂慮,等到市況好轉,交投活躍度回升,港交所的業績便會隨之而改善,可以為股價表現帶來支持。

中長線來看,其實港交所亦有增長順風,美國掛牌中概股退市風險大增有望加速中美質易摩擦以來的回港上市熱潮,這將有利持續擴大港股市場的份額,有利港交所的長線費用收入增長。

此外,集團正持續落實改革,例如最新推出特殊目的收購公司上市機制,而首家SPAC亦已在上月中上市,集團在最新業績中提到目前正在處理的SPAC申請已有10宗,應可在短中期內帶來業績貢獻。上市機制改革可加強港股的長線吸引力,有利資金流入港股市場,鞏固港交所長線基本面。

結語

雖然港交所最新業績錄得大倒退,但倒退主要源於牛熊交替,與集團的基本面無關,而近期的市場發展亦有利港交所捕捉更長線增長機遇,有耐性的長線投資者反而可以趁機吸納,因為下一次牛熊交替出現時,港交所業績重振旗鼓的確定性相當高。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