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基建投資值價分析

長江基建集團(SEHK:1038)主席李澤鉅的口頭禪:「投資不會志在必得」;近日這句口頭禪更昇華至「最憎志在必得」。這句口頭禪長江基建股東聽起來分外諷刺,因為長江基建在收購基建項目這個層面上,連「志在必得」的機會都沒有。長江基建因而由以往長和系內的主角變成配角,投資價值大減。

如果講「志在必得」四隻字,投資者必定聯想到買方以銀彈政策促使賣方出售資產。但現時長江基建收購合併遇到的困境並非出價問題,而是西方國家監管機構否決長江基建的收購。

2018年長江基建收購澳洲能源集團APA卻被澳洲財政部長以不符合國家利益為由否決交易。由當時至今,長江基建已經再沒有進行大型收購。

缺乏收購盈利見頂回落

而對上一次長江基建進行的大型收購,已經要數到2017年夥拍長實集團及電能實業,完成收購澳洲的DUET;長江基建在這宗交易中持有DUET股權40%。

完成收購後,2018年上半年來自澳洲業務貢獻盈利按年上升37%,至11.5億元。以2018年全年計,來自澳洲業務貢獻盈利僅按年上升7%,至20.7億元。然而,自2018年起,長江基建缺乏大型收購,而旗下各項業務貢獻盈利亦見頂回落。

加息週期反而有利

以往長江基建利用低息環境,借錢收購提供更高回報的固定收益業務,從而賺取息差。但現時聯儲局加息心意已決,市場估計5月再加息半厘。不過,長建透過實行各種對沖策略,達致在加息週期期間盈利不跌反升。按照長江基建2021年年報呈報的利率敏感度分析,加息1厘,在其他可變動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集團溢利將增加2,500萬港元。

不過,利率水平只是決定長建盈利能力其中一個變數,但長建收購的公用事業業務的回報能力受到監管機構嚴密監管,盈利極為平穩,必須靠收購推動增長。如果長江基建不能再進行大型收購,投資價值必然大減。

更多分析:

長和股價催化劑:憧憬出售電訊資產

長實估值上調催化劑:農地儲備開始食餬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