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角度看2022第一季港股格局分析

2022年進入疫情第三個年度,環球經濟正以緩慢速度復甦。對於疫情退卻及環球復運的情況依然存在各種變數。

就中國而言,在經歷監管因素、上游原材料缺乏、缺電及內房債務問題後,於2021年經濟運行尚算理想,PMI於年內大部份時間仍能維持50以上。就去年底中央工作經濟會議上,李克強再把口徑由「穩」字為重轉變成「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亦強調要提昇效能。

【2022前瞻系列】:星展香港十大首選股建銀國際十大焦點股交銀國際十二大行業首選股滙證推介12焦點港股花旗六大首選股大行對恒指目標預測摩根大通看好的10隻價值型美股

【2021總結】道指全年升18.7%較歷年表現點?強弱成份股喺邊隻?

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

消費及基建支持2022年中國經濟

現時市場預計2022年中國GDP增長速度為5.2%,今年再有低基數效應去幫助。預計中國今年會有更多的提振經濟措施出台:一方面要加強消費,但不能再依靠補貼或政策指導這類行之已久的方案,今年或出現重大的稅制改革。

說到底,要讓人民感覺「口袋裏有錢」才會願意消費。二要再從基建著手,自11月以來,發改委批复多个基建項目,同時,河北、廣東、山東等多地重大項目密集開工,推動穩投資增加速度。根據部分省、市、自治區政府公佈的重大項目建設計劃,項目儲備充足,既包括交通、環境、水利等傳統基建項目,也有5G、大數據中心、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同時還涵蓋民生、醫療等補短板領域,不少項目的時間跨度較長,如按計劃進行,足以對未來數年基建投資形成支撐。

資金來源會是重要一環,現時判斷專項債應足夠去應付資金需求,但前提是內房債務問題要有合理解決方案來理順債券市場環境。2021年中國政策下了幾步大棋: 開放生育、調整文化 (手遊管制、教育管制、網絡平台管制)、能源改革; 這當中必然經歷陣痛,但中國是想把握疫情機會令自己與列強差距收窄。預計2022將會繼續有調整措施出台,大環境經濟未能全面向好,但得把握中間堀起的行業。

中國經濟預測數字

美股重點重回傳統經濟

美國收水是2022年甚少高確定性的事件。加息時間點則是全球看重的數據。這一方面影響環球流動性,會將資金牽扯到美國; 同時亦反映美國經濟條件。

與中國一樣,美國今年GDP增速預測亦回落至3.9%水平,當中依賴私人投資部份。PMI來說,美國於年內突破60水平,及至年底Omicron 威脅下再回調。加上消費上依然有不極定性,這或將延後加息時間點。

就股市而言,美股再經歷美好的2021,估值,尤其以納指已見壓力,在經濟增速回落下,估值再度提升空間不多,要著力看企業盈利數據。美股於2022應該會穩步上揚,著眼點將重回傳統經濟上。

美國經濟預期數字

美國製造業PMI

美國儲蓄率及個人消費支出

港股2021差絕全球。恒指估值已是過去10年的低位,但單純的估值低廉並不是買入港股的原因。2022年港股其中一個議題是中概股回歸。市場估計中概股回歸規模約為1.6萬億美元;對比港股約5.4萬億美元市值,會增加約30%。

這邊要考慮的是港股資金流入,以第四季度的日成交1,200億至1,300億平均水平,是未能吸納新資金。最壞的情況是中概股回歸速度增加,但港股成交未能同步上揚。從港交所2019的數據見到外地機構及外地個人及機構佔比上升,當中亞洲比例 (主要為中國)亦在上升,香港資金已確認是由中國大陸流入為主。

對於北水,港股的吸引力是:

(1) 內地沒有的公司/行業,如騰訊,阿里,物管,新能源車巨頭;

(2) 獨特的新股,如生物科技股,商湯 (SEHK:20),螞蟻集團等等。而其他二三線股則會無人問津。這亦導致港股只集中炒某幾個版塊或公司。除非中央有特定措施鼓勵投資港股,否則2022年集中炒的情況會繼續放大。

恒指10年市盈率

港股通額度

港交所現貨市場成交金額分佈

2022策略及部署

2022可視度是極低,先行部署第一季度是較實際的方案。對於市場判斷,可以有三大指標來判斷是否到底: 第一,日成交接連維持1,000億港元以下,代表市場參與度夠低;第二,沽空比例回落至約13%至14%水平,代表看淡人士亦減少活動 (或成交加大);第三,港股通額度運用超10%,因應港股中線只有北水有實力買高港股。

主板沽空比例

選股上2021年第四季,資金主要集中於清潔能源及電動車產業鏈兩大板塊。

若沒有增量資金的情況下,預計一季度會尋找新題材,因上述兩板塊累計升幅及估值已見緊張。暫時見到消費電子及中藥會是跟隨國策而估值尚有空間的板塊。而若有增量資金的情況下,落後及估值慘淡板塊如內房及科技股則能有所表現。

作者:Create Lee 李明德,大聖資產投資經理

本人為證監會持牌人士。本人或其客戶可能持有上述股票。

更多分析內容:

蓄勢再升的流數據處理增長股

有潛力再升的高增長晶片股

2022年美股投資格局主調

一隻增長力強勁的財務軟件股

恒指撈底的高勝算策略

有倍升動力的「先買後付」股

擁有強勁爆發力元宇宙平台股

有倍升潛力成為Tesla 2.0的電動車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About Create Lee 李明德 70 Articles
大聖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投資經理李明德Create Lee。證監會持牌人士。筆者公司的兄弟公司 大聖證券 現有基礎投資教學平台: 想了解更多投資知識,歡迎到訪公司 Instagram: @monmonkey_hk 及 Facebook: @Monmonkey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