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股反彈業績復甦 眾多內銀股應點樣揀?

Person walks by ICBC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in the City of London. It is the largest bank in the world by assets.

內地經濟偏穩,加上去年基數低,內銀業績延續上半年復甦勢頭,均呈雙位數增長。近日市場因新變種病毒而下瀉,或許是合適時機低價買入優質內銀股。

不過,內銀選擇眾多:建設銀行(SEHK:939)、農業銀行(SEHK:1288)、工商銀行(SEHK:1398)、中國銀行(SEHK:3988)、招商銀行(SEHK:3968)、郵儲銀行(SEHK:1658)、交通銀行(SEHK:3328)、中信銀行(SEHK:998),各內銀中誰更值買?

更多內容:舊經濟股翻身 內銀建設銀行值得買嗎?

2021Q1-3盈利增長 2021Q1-3淨利息收入增長 淨息差 市盈率(倍) 市賬率(倍) 股息率(%)
建行 +12.8% +4.87% 1.94% 4.1 0.5 7.6
農行 +12.9% +5.86% 2.12% 3.8 0.4 8.4
工行 +10.1% +5.87% 2.11% 4.2 0.5 7.5
中行 +12.2% +1.90% 1.75% 3.8 0.4 8.6
招行 +22.2% +8.74% 2.48% 14.1 2.2 2.4
郵行 +22.1% +6.49% 2.37% 6.6 0.8 4.5
交行 +22.1% +4.56% 1.55% 4.0 0.4 8.0
中信 +13.1% -1.65% 2.06% 3.1 0.3 9.1

雖說眾多內銀均呈雙位數增長,但四大國有內銀建農工中的增長勢頭明顯差了一截。招行及郵行增速雖快,但兩者近年增長凌厲,估值明顯比其餘同行高得多,股息雖然亦不俗,但對比同業又要黯然得多。倒是交行,今年首三季盈利增長迅速,還保持着低估值高股息的優勢。

不過,國有大行於第三季有大額按市值計價的債權投資入賬。例如工行第三季債務公允價值變動為 33.9億元(人民幣.下同)收益,去年同期為 81.3億元減值;建行則是去年同期減值143.1億元,於今年第三季變為 104.2億元收入。由於去年第三季為美債息底部,今年三季度美債息則在回升,因此相關項目由減值變收益會繼續為內銀貢獻賬面利潤。

至於實際營運,內銀仍主要以擴張資產負債表撐起淨利息收入表現。這一方面突顯出交行的弱勢,淨息差以 1.55%居末,首三季淨利息收入增長不過不失,但單計第三季則同比僅增 1.4%,表現同樣較遜。而在此比較出色的主要為招行、郵行、工行及農行。

不良貸款率 比較2020年底(百分點) 撥備覆蓋率 比較2020年底(百分點)
建行 1.51% -0.05 228.6% +15.0
農行 1.48% -0.09 288.0% +27.4
工行 1.52% -0.06 196.8% +16.1
中行 1.29% -0.17 192.5% +14.6
招行 0.93% -0.14 443.1% +5.5
郵行 0.82% -0.06 422.7% +14.6
交行 1.60% -0.07 156.6% +12.7
中信 1.48% -0.16 184.6% +12.9

除此,交行的穩健性亦有所不及,不良貸款率最高的同時撥備覆蓋率卻墊底。比較出息的則是招行、郵行及農行。

不過招行的優勢基本上已盡數反映於股價,目前估值居高,其股價近半年一直在高位徘徊不前,下行壓力不小。投資者可於郵行及農行間考慮,兩者基本實力——盈利能力及穩健性俱佳:郵行盈利能力較強,但估值稍高,股息 4.5厘雖吸引但卻明顯不如農行的 8.4厘,農行的估值更吸引,但建農工中四大內銀股價高度關聯,農行股價難以獨自跑出,近年內銀板塊一直被冷落,估值長期被低估,要賺估值修復的錢需要十二分的耐心,農行股票持有者估計中線仍是以股息為主要投資收益。

更多分析:

有倍升動力的「先買後付」股

擁有強勁爆發力元宇宙平台股

兩隻具加密幣基因股大跌可收集

具倍數爆發潛力的程式化廣告股

Tesla破1000美元仍可追?產業鏈有好選擇

不應錯過的第二隻星巴克倍翻股

有倍升潛力成為Tesla 2.0的電動車股

出現買入機會的全方位金融科技股

分享給你的朋友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