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消息傳出滴滴(NYSE:DIDI)可能私有化以破解目前面臨的監管殘局,周四晚進一步反彈11.2%。雖然滴滴很快出來澄清,但空穴來風未必無因。
更多分析:港股再跌千點股災幾時完?跌市下應點部署?
傳私有化股東或硬食虧損
事緣是軟銀旗下的願景基金持有滴滴出行21.5%,而軟銀據報正考慮出售4500萬股Uber(NYSE:UBER)持股,相當於持股三分之一,以抵銷滴滴虧損。另外,Uber亦是滴滴的主要股東之一持有12.8%股權,令到軟銀蒙受雙重損失。
此外,騰訊(SEHK:700)持有6.8%滴滴股份。
軟銀舉動是否為私有化滴滴做資金準備很難說。
不過,假如滴滴真的要被私有化,作為主要股來很可能要承受投資虧損。上市本來是套現方法,怎知反過來很可能被套。
更甚的是日後還有很多手尾跟,一是美國有集體訴訟,小股東或機構投資者很可能贏,令滴滴要賠錢。
二來滴滴在今年第一季度雖然扭虧為盈,但剔除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的經調整EBITDA(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虧損55億美元,滴滴很大機會仍處虧損中。
未來要面臨賠錢及經營資金壓力,作為股東可能要繼續燒錢,不想自己不斷加大投資就只好引入其他股東,可是又會攤薄股東權益,而且所有APP(應用程式)已下架,復恢正常營運無期,誰敢做接盤俠?股東變得進退兩難。
滴滴命運成反壟斷樣板
滴滴未來的命運,對於反壟斷政策下受整頓的公司及投資者會是重要樣板。
對於受監管公司來說,如果滴滴只是在經營整頓完後罰款了事,未來風險仍是可控的,因為罰款多數只是一次性,若能保持經營地位,假以時日可以賺回來。
不過,如果要退市的話,對科技股及很多中概股都是重大打擊,因為不少上市公司,特別是科技類公司很多未能靠自己持續日常營運,不單未有盈利,營運現金流都仍是負數,失去資本市場融資能力,估值跌之餘,能否生存成為最應關注問題。
換句話說,對於投資者投資中資股,尤其是受監管重點照顧的中資科技股,投資風險變得很大,除了騰訊(SEHK:700)及阿里巴巴(SEHK:9988)等賺錢能力極高的巨企不擔心會倒下,投資其他一線尾或二、三線公司的風險絕不在同一檔次。
此外,繼而私募基金或風險投資基金很可能會從不少初創企業抽資以降低未來面對的風險,從而令到資金鏈出現緊張。
因此,滴滴殘局如何解,對投資中資股是牽一髪動全身。
滴滴在8月4日(下周三)會公佈業績。慎防再掀起市場波動。
美股表現近年持續強勁,不知如何入手?我們精選了10隻高增長美股,並撰寫了《不應錯過的10隻高增長美股》免費報告。立即按此下載!
想提早退休? 想提高每月的被動收入?
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