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炒股方法:擇股與擇時

炒股除了有長線短線之分,亦有投資與投機之分,又有基本面與技術面的分法,更有一種區分方法是分為擇股與擇時。筆者留意到,大部分炒家都是擇股,即一筆資金輪流走到不到股票去,試圖以輪動方法令戶口長期有進帳。其實除了擇股外,投資者不妨留意一下以擇時的模式買賣。以下就來詳述一下兩者的分別及優劣。

揀股及擇時各有優勢

擇股的投資者認為每日/每月/每季股市都會有股票上升或下跌,因此即使A股票不上升,只要B股票會上升,換馬到B股票就能賺錢。例如今天A上升,明天B上升,後天C上升,只要能夠順利由A換到B,再換到C便能連賺3天。

相反,擇時的炒家則會於固定標的物(Underlying)上買賣,而判斷的反而是何時會上升,何時會下跌。市場中,炒期指的便是屬於擇時一類。當然,擇時不一定是短炒,亦可以是長線操作。不少大型基金都會擇時,例如基金經理會決定今個季度看好或看淡某區域,繼而去Overweight或Underweight當地股市。

談到弱點,擇股於大調整會偏於劣勢。上面談到擇股的操作聽起來很不錯,因為市場總會有上升的股票。不過,要留意,每次市場調整時,資產將會變得相關,升跌股比例會傾側至1:9。屆時,要擇到逆市股將會非常困難。

此外,擇股需要投資者對Watchlist中每隻股票都非常了解,才能做到精確的配置。股神巴菲特背後有龐大團隊替他作選股分析,這點普遍投資者較難做到。

一般投資者更適合揀時

對於大眾投資者來說擇時可能會更適合,因為普遍投資者未必有太多時間或資源去研究大量股票及資產。與其花心買賣大量股票,倒不如集中研究一個固定的產品,相信投資表現會更好。

奈何很多炒家以擇股方式短炒,便會遇上上述種種問題。一來花成本,二來花時間,卻買了不熟悉的股票,一旦遇上調整浪,便只會得不償失。

【相關文章】

戰勝股市的3個技巧

長線投資與短線投機你適合哪種策略?

揭投資市場神秘面紗:什麼是量化交易?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About 蔡嘉民Calvin 24 Articles
作者為香港程式交易研究中心聯合創辦人、現任對沖基金量化操盤手。 Facebook: programtradin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