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IBM)(NYSE:IBM)自公布了9月底止第三季業績後,公司已連續兩個季度出現收入下跌,即使從事資訊科技行業,亦難逃世紀疫症拖累,投資者對IBM已失去耐性或憧憬,由季績公布後至10月23日,股價累跌近8%。
究竟IBM的科技股光環退色,或是公司正處轉型期,未來增長仍可期待?相信有兩大因素支持該股仍具吸引力,長線投資IBM不會令你「坐艇」。
雲業務主導增長
IBM今年次季業績,銷售額己出現按年下跌5%,到了第三財季,收入仍跌2.6%。第三季內差不多所有業務範疇的收入均呈跌勢,Global Business Services 收入按年跌5%至40億美元,因軟件銷售弱及疫情因素令項目推遲;Global Technology Services 收入按年跌4%至65億美元,因部分行業對IT服務需求減;另外,Systems 業務的收入更大跌15%至13億美元。
而IBM核心增長引擎主要來自雲業務Cloud & Cognitive Software收入按年升7%至56億美元,其中雲及數據平台收入升20%,主要由Red Hat 收入按年升17%帶動。不過,雲業務增長較次季出現放慢,次季雲端總收益有63億美元,上升30%,主要由Red Hat(公司以340億美元購入)的銷售額增長17%所帶動。
不過,IBM最新季績顯示公司非「一無是處」,由於經營更多高毛利的雲業務,經調整毛利率升至49%,按年大升160點子。再加上,過去12個月,來自經營活動的淨現金達158億美元,而自由現金流達108億美元,反映公司獲取收入來源巨大兼穩定,財務實力強勁。
公司轉型+重組值憧憬
問題是,在現時美國經濟及科技行業發展前提下,落注IBM的投資前路是茫茫或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未來仍有利好因素支持IBM發展,包括公司將重組,將Global Technology Services 部門中需求疲弱的基建服務分拆出來,注入新獨立公司名為NewCo。而新IBM雖然仍持有少量非雲端業務,但新IBM基本上更貼近一間雲業務公司,再加上Red Hat 帶來增長貢獻只是開始,仍未完全反映IBM於雲市場的潛力。
另一個支持因素是,IBM的強項在於混合式雲端領域,有關領域結合公共雲端的低成本(多名客戶共享運算資源)以及私人雲端的安全性(以專用的IT基礎設施處理敏感資料和運算流程)。拆骨後的IBM可以更進取地搶佔混合式雲端市場,將公共及私人雲端市場鴻溝收窄。
有研究機構估計,混合式雲端市場的規模將由2018年的449億美元,擴張至2025年的1,733億美元,因此,IBM未來仍可望受惠有關市場增長帶來順風,尤其重組後,業績數字將改善。
投資結語
由於分析員看淡IBM今年收入及盈利表現,料分別跌4%及14%,令IBM股價近日走勢低沉,公司預測市盈率跌至9.9倍。不過,基於公司將清除「瘀血」新IBM更似一間雲計算公司,現時反而帶來低吸機會,以迎接未來數年出現高增長。
因為以微軟(Microsoft)(NASDAQ:MSFT)為例,公司轉型加強雲業務前,市盈率只有單位數,目前預測市盈率已升至33倍。
再加上,IBM於過去25年均有增加派息,目前每股派息為6.52美元,股息率高達5.62%,只要收入仍有增長,未來派息仍有機會增加,對希望收息的投資者而言該股仍有其吸引力。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