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電視(SEHK:1137)從媒體轉型成本地電商龍頭,成功把握疫下商機扭虧為盈,近來接連公布多項發展大計,加上疫情再有爆發新一波風險,刺激公司股價屢創新高。公司強勢兼有憧憬,是否理應繼續追?
截至10月16日,港視再創上市新高,最高見13.5元,今年以來累升2.9倍。由於本港近日再度錄得源頭不明的新冠肺炎確診個案,令市場憂慮第四波疫情爆發,造就公司網購生意再迎增長憧憬。其次旗下HKTVmall正式推出HKTVpay,據HKTVmall Facebook介紹,HKTVpay方便用家在O2O門市購買現貨,同時加快付款流程,旗下全港超過60間O2O門市,已可用HKTVpay付款,且未來將會有更多商戶加入合作。
疫情再起成最大憧憬
除此以外,港視還有一系列發展計劃,如準備開展共享資料庫,將數據與大學、廣告及銀行等不同領域共享,即在法例容許的範圍下出售以網購平台所得的數據予市場。9月起HKTVmall 增設餐飲外賣自取服務,招攬有提供外賣自取的食店,如連鎖集團食肆、餐廳、cafe、珍珠奶茶店等加盟,進一步善用平台已積累逾80萬的客戶群。
港視亦準備與網絡紅人(KOL)、商戶合作開設「即時購物頻道」 ,並開放HKTV mall登錄頁面,讓商戶及KOL在網頁上建立及管理其專屬頁面,透過即時視頻製造「帶貨直播」相類似的宣傳手法。更長遠的願景是,公司有意向海外出售自家的綫上超市轉化為網上商場的成功經驗。
值得留意,上述新發展計劃其實只有出售大數據一項屬開闢新財源,其餘皆旨在推高HKTVmall銷售額。如HKTVpay只扮演電子錢包的角色,方便顧客使用信用卡消費,而非推出具儲值功能的電子貨幣。
作為支付中介相信能從中賺取手續費,利潤多寡始終要視乎總體銷售額。至於出售大數據,實際能帶來多少利潤亦是一個謎,料不會成為盈利增長新動力。至於外賣自取服務和「帶貨直播」現時已存在眾多競爭,對平台銷售額的刺激作用也難寄予厚望。
新計劃難阻銷售回落趨勢
回到最新銷售數據,港視9月平均每日訂單數量為3.3萬張,按年升102.5%,按月升0.3%,平均訂單價格為483元,按年升1.3%,按月跌8.2%;平均每日訂單總商品交易額1590萬元,按年增103.8%,按月跌8.1%。每月訂單總商品交易額4.78億元,按年增105.2%,按月跌10.8%,也是連續兩個月錄得下跌。以上數據說明,按年增長非常優秀,但同時按月已見走下坡。
儘管本港疫情有爆發第四波的可能,但目前確診數字並未急劇上升,政府防疫措施無再度收緊下,只要防疫措施持續維持在現水平,相信市民線上購物的需求料續回落,加上早幾個月基數高,全月商品交易額好可能還會持續錄得按月下跌。不過即使收緊防疫措施,對港視生意再創高峰的憧憬也不如從前,主要由於市民已逐漸習慣疫情生活、各式商店已開闢線上業務等。
總括而言,港視今年預測市盈率為44倍,較阿里巴巴(SEHK:9988)的9倍遠高得多,明顯偏貴,不宜高追。在上述新發展計劃下,若第四季每月銷售數字未能重拾升勢,股價更難以維持高企。至於往後可能持續出現第四波疫情重臨憂慮,不排除能引領股價向上突破,惟相信當中更多是資金炒作的罷了。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