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蛇股價三周升逾三成 公司越回購越升?

電競股雷蛇(SEHK:1337)正在一如既往地密密回購股份,但今年股價比過去兩年較有反應,今年10月以來累升37%,箇中有什麼原因?

雷蛇自2018年7月開始,不時回購公司股份,經已成為該公司的日常事務之一,2018年回購了31次;2019年增至59次,涉及資金分別1.28億元及2.49億元。

然而,回購行動對股價的支持作用有限,2018年股價由年初4元水平拾級下跌至同年底的1元附近。2019年股價由年初1元左右,在回購行動最頻密的4月至5月期間,股價曾高見2.3元,惟同年下半年回購行動減少,雷蛇股價反覆回落至1元水平。

股價10月以來升37%

今年3月底,雷蛇股價失守1元,公司再度積極回購股份,只是7月及8月因業績期而未有回購,至9月4日又再密密回購股份。最近一次於10月14日回購300萬股,每股價格1.98元至1.99元。由9月4日至10月14日合共行動了15次,回購逾4400萬股,涉資超過7252萬元。雷蛇股價亦由9月4日低位1.42元重拾升勢,至10月20日累升69%,單計10月以來亦升37%。

由此看來,回購行動似乎奏效? 回購公司股份是管理層認為公司價值被低估,於是進行回購,理論上可給予投資者信心,從而支持公司股價。

然而,縱觀雷蛇於2018年及2019年的回購行動對股價的刺激作用並不大,甚至2018年可說是無作為,箇中原因是雷蛇於2017年11月上市後公佈的首份業績,虧損大幅擴大1.8倍,此後虧損連年,股價便每況愈下且一直「潛水」。

積極拓展金融科技業務

那麼,為何雷蛇股價今年中以來越升越有? 事實上,除了回購股份之外,雷蛇近期動作頻頻,尤其是Fin Tech業務正積極擴張版圖,實行將數碼科技由遊戲業務擴展至財富管理,冀打造業績新增長點。

今年9月,Razer Fintech宣布與富蘭克林鄧普頓共同設計和創建一個新世代數碼財富管理平台,提供數碼財富管理服務及多元資產方案。最受市場關注的是,今年1月雷蛇宣布,Razer Fintech與富衛合作,已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申請全數碼銀行牌照,料於今年下半年會公布授出牌照的事宜。

此外,雷蛇旗下Razer Fintech去年與Visa合作在新加坡推出預付解決方案「Razer卡」,雙方期望透過「Razer卡」共同開發一個獨特的預付解決方案,並且鞏固Razer Fintech在區內線下到線上電子支付網絡的龍頭地位。

Razer Fintech今年上半年產生總支付交易規模按年增長114.3%至18億美元,主要受惠新冠肺炎疫情的封鎖措施促使線上購物和數碼娛樂消費活動大增。

至於雷蛇旗下的全球數碼娛樂獨立虛擬信用積分平台Razer Gold上半年總支付交易規模按年增長125.9%。集團的軟件及服務持續擴大,上半年營業額增長79%至近6400萬元,收入佔比由10%提升至14.3%。截至今年6月底,總帳戶數目按年增長近43%至約1億。

硬件業務亦傳來喜訊

由於軟件及服務收入貢獻日益增加,惹來市場憧憬Fin Tech業務可成為雷蛇的新增長點。除此之外,雷蛇的硬件業務亦有喜訊,10月中旬有報道指,集團旗下產品在亞馬遜(NASDAQ: AMZN)的Amazon Prime Day銷情理想,佔據滑鼠、鍵盤、耳機和遊戲控制器類別的銷量排行榜多個席位。

疫情大流行期間,居家娛樂需求急增,加速了線上遊戲生態系統,惠及雷蛇的雲端遊戲和電競。集團今年上半年總收益為4.48億美元,按年增幅擴大至25%,硬件業務收入增長26%至近3.83億美元。

上半年經調整EBITDA虧轉盈

說到底,雷蛇股價要重返上市價3.88元以上,業績轉虧為盈成關鍵。集團今年上半年虧損1734萬美元,較去年同期收窄了64%;經調整EBITDA前盈利約32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則為經調整EBITDA前虧損2063萬美元。

線上遊戲因居家娛樂而升級且需求急增,市場對雷蛇的遊戲生態系統迅速發展,以及正在「東征西討」擴展版圖的金融科技業務,均有所憧憬,冀可帶動業績見曙光,集團今年下半年可望實現扭虧,從而支持股價收復失地。

結語

雷蛇2019年虧損8418萬美元;經調整EBITDA前虧損2941萬美元。今年業績扭虧並非是不可能的任務,只不過股價要收復2017年上市當日造出的5.49元歷史高位,在回購股份及業務憧憬以外,還需要更多更大的喜訊。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