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有關阿里巴巴(SEHK:9988)的消息不勝枚舉,主要涉及螞蟻集團能否順利上市。在眾多紛擾下,阿里股價仍創出了新高至每股298元,以10月16日收市價計,今年至今已累升42%。
股價破頂主因是公司剛舉行了投資者日,為其業務發出正面更新,而投資者似乎很受落。加上內地網購市場於內地疫情緩和後,表現仍強勁,憧憬阿里於9月底止(6至9月)第二財季業績增長仍強。
於本地眾新經濟股中以阿里及騰訊(SEHK:700)涉獵業務範圍較廣,同時市場滲透力最大,兩隻股份的實力叮噹馬頭。而阿里成為內地電商一哥,同時經營雲計算、物流、線上娛樂、外賣平台、支付及金融科技等,未來有不少可轉盈的源頭,成為全方位的科技巨無霸。
如果在可見將來,阿里因任何負面消息(包括中美角力、螞蟻上市時間)而帶來股價回調,長線角度而言反而帶來吸納時機,主要基於下列兩大原因。
電商業務仍有優勢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今年7、8月份內地線上零售銷售增長強勁達20%,而市場料7至9月內地線上零售銷售增長仍有望達19至20%,未因疫情緩和而冷卻。此舉有望推動阿里於7至9月的客戶管理收入錄得與市場同步的增幅。再加上「雙11」大型推廣活動來臨,阿里引入新推銷工具,刺激新用戶加入及維持客戶粘性,料第三財季客戶管理及佣金收入仍強勢。
雖然阿里於電商行業挑戰不少,新增用戶淨增可能不及其他競爭對手。但從阿里披露最新數據顯示,集團的年活躍用戶達10億,其中內地有逾8億,集團截至6月於內地零售銷售的滲透率達18%,於已發展城市覆蓋率達95%,低線城市覆蓋率達45%。
阿里於低線市場正努力搶回市佔,仍有一定號召力。而至6月止淘寶直播電商網站成交金額(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過去12個月已達3000億元人幣。而淘寶的月活躍商戶達5500萬,而C2M(Customer-to-Manufacturer)增長更達92%。可見在不久將來,集團仍穩坐內地電商一哥的寶座。電商相關收入佔阿里整體收入達66%,只要有關業務保持市場主導,帶動整體盈利保增長。
雲業務轉盈露曙光
集團雲計算分部截至今年6月30日止三個月,經調整EBITA虧損為3.42億元人幣,按年比較虧損已收窄,但期內收入大升59%。好消息是,於2021財年阿里雲業務有望轉賺,料第四財季雲計算業務EBITDA有機會轉為正數。而有關業務有較大增長憧憬,阿里雲業務的EBIT利潤率於長線有可能追貼亞馬遜(NASDAQ:AMZN)雲端計算平台業務(AWS)的逾30%水平。
基本上,阿里的雲計算業務付費用戶超過300萬,持續推出新增值服務及解決方案,服務了各行各業。
投資結語
阿里的發展步履已有美國科技巨擘亞馬遜的影子,同樣有電商及大熱的雲計算業務。不過,阿里更有支付及金融科技業務,持股逾3成的螞蟻集團成為阿里股價及增長的最大「助燃器」。
如果螞蟻可以順利於市場集資,阿里成為最大受益者。阿里的盈利及股價仍未見頂,料2020至23年盈利年複合增長率達18%,預測市盈率只有32倍,絕對不高,如果市況下調,是考慮收集首選。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