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半月不容忽視的恆指四個阻力位

上周五 (10月9日) 港股通重開後,大市成交金額顯著增加,過去三個交易日 (10月9至14日) 成交額都超過1,000億港元,分別約1,126億、1,403億和1,544億元,持續增加。其中昨日 (10月14日) 超過1,500億元,為9月8日以來最高。

另可留意自9月1日至今,歷時已近一個半月,成交額逾1,500億元罕見,連同昨日的,僅見於四個交易日,以包括9月4日恆指服務公司準備在9月7日對指數更換成份股,因被動成交而令成交額高逾2,130億元,並9月7日換碼生效錄得超過1,580億元,剔除後餘9月2日和10月14日,可見期內大市成交額偏小,相信跟大市缺乏方向有關。

科技股再成港股焦點

自10月5日港股於10月份首個交易日以來,恆指持續上升,截至10月14日收報24,667點,較9月30日收報23,459點,不足半個月已累升逾1,200點,而10月14日收市位也是自9月17日以來最高,歷時也近一個月,如此良好的投資氣氛,自然吸引港股通重開後持續有資金流入港股。

昨日雖見恆指微升17點,升幅僅0.07%,卻見多隻新經濟及5G相關股份跑贏大市,以升幅大至小排列,騰訊控股 (SEHK:700)、小米集團 (SEHK:1810)、中國聯通 (SEHK:762)、阿里巴巴 (SEHK:9988) 和舜宇光學 (SEHK:2382) 均升逾1.00%,其中騰訊和小米更分別升逾2.90%和2.40%,阿里也升近2.00%,看來科技股再次有帶領恆指上揚的動力。

三板塊拖累港股表現

但要留意後市表現,或要跟傳統經濟股在角力,昨日石油、金融和內房股見欠佳,中海油 (SEHK:883)、中石化 (SEHK:386) 和中石油 (SEHK:857) 分別下跌3.14%、2.88%和2.62%;匯豐控股 (SEHK:5)、交通銀行 (SEHK:3328) 和中國人壽 (SEHK:2628) 下跌3.02%、1.78%和1.43%;華潤置地 (SEHK:1109)、碧桂園 (SEHK:2007) 和中海外 (SEHK:688) 則下跌2.96%、2.79%和1.73%。

傳統經濟股表現不滯,令資金流出,股價跌勢進一步加劇;而新經濟股表現亮麗,資金轉投其中,成為股價續升動力。本月餘下日子恆指走勢,取決於傳統經濟股沽壓大,還是新經濟股受追捧力度較強。但至少可以肯定,本月繼續買入科技股,尤其是ATMXJ (阿里、騰訊、美團點評 (SEHK:3690)、小米和京東集團 (SEHK:9618)),屬合理的短線選股安排。

阻力位參考9月恆指

暫看港股後市傾向受惠於科技股表現,恆指於10月12和14日相對收報24,649和24,667點 (10月13日因懸掛8號風球停市),均收高於100天移動平均線的24,640點水平,表示從10天至150天的短中期平均線都已突破。

恆指上望位置現有兩種觀察,其一是9月恆指表現,於9月15和16日分別收報24,732和24,725點,為9月4日以來兩天最高收市位,亦收高於24,700點,所以認為要確認恆指能續升,必須連續三日或以上收於其上方能成事。另可留意9月3及4日相對收報25,007和24,695點,所以突破24,700點後,便處於回補下跌裂口狀態,屆時可上望25,000點。

其二是長期平均線,筆者參考200天和250天線,於10月14日處於25,205和25,539點,因兩線都在下移,所以當恆指突破25,000點後,可將25,200和25,500點視為兩個阻力位。觀乎恆指現於24,667點,較25,500點僅差833點;但經已有三個阻力位,分別是25,000、25,200和25,500點,若將24,700點也包括其中,會增至四個阻力位,反映即或見恆指續升,投資者也不應對潛在升幅看得太樂觀。

事實上,於9月12日的恆指牛熊證街貨分佈圖顯示,熊證三大重貨區之收回位介乎24,800至25,099點。意味著當恆指升至25,100點後,大戶進一步推高恆指的誘因銳減,故此若見恆指靠近200天線時,投資者應有心理準備恆指回落機會大。至於本週餘下兩個交易日,則看恆指能否收高於24,700點。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
HK MoneyClub (www.hkmoneyclub.com)

About 聶振邦 421 Articles
聶振邦 (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證券分析師。為多個電視台及媒體擔任財經節目嘉賓及撰寫評論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