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經歷低谷後正衝刺在望

港股近日持續調整,科技板塊也暫時回氣,投資主題落在新能源車、醫藥、內需等板塊上。比亞迪(SEHK:1211)今年業務可望見收成,市場憧憬其終可成功進入新台階。

比亞迪轉型之路即將進入新台階

比亞迪是一間主要從事二次充電電池及光伏,研究、開發、製造及銷售汽車與相關產品、手機部件及其他電子產品及軌道設備的中國公司。2002年來港上市時,主要從事手機充電池產銷業務。直至2003年涉足電動車行業。

然而,集團的新業務發展並非一帆風順,經歷了十多年的跌宕,尤其是2012年業績倒退逾9成,純利由近14億元人民幣大減至8000萬元人民幣,股價亦從2009年的88元水平,2012年跌至12元附近。及至今年,比亞迪大有可能迎來收成,旗下汽車業務接近衝刺階段,股價不單只經已突破88元歷史高位,更晉身紅底股行列。

比亞迪能夠翻身皆因宏觀環境與主觀因素的配合。經過十年的研發,集團在汽車電池研發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今年3月,正式量產新一代電池產品「刀片電池」,這款電池報稱在體積比能量密度上,較傳統鐵電池高5成,而且安全性高、壽命更長,但成本更低。然後,首款搭載「刀片電池」旗艦車型「漢」於7月登場,比亞迪連串好消息,成功吸引了市場的目光,7月13日股價衝上90元。

Tesla帶動新能源汽車投資熱

宏觀方面,Tesla(NASDAQ:TSLA)於8月11日宣布拆細股份後股價屢創新高,市值超過千億美元,成為全球汽車股王,新能源車概念頓時成為9月跌市中異軍突起的主題。

中國方面,7月啟動《新能源車下鄉》政策,新能源車銷情料可受到推動。同時,比亞迪新車「漢」不但搭載「刀片電池」,並使用華為的5G技術,意味其汽車業務由電動化走到智能化。

內地媒體報道,「漢」大量訂單客戶排隊等候提車,交付量無法及時滿足已有訂單客戶和新增訂單客戶對現車的需求。「漢」於8月交付4000輛,而9月及10月銷量分別為6000輛及8000輛,集團預料11月及12月銷量可更高。加上,比亞迪的其他車款「宋plus」、「秦ev」登場,明年首季推出DM-i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集團旗下汽車銷量料將顯顯增加。

投資結語

由此可見,比亞迪的汽車業務自2003年啟動,2012年跌至谷底,至2020年有望見到成果,2020年業績將可反映其是否能夠成功翻身,轉型成為新能源車企業,業務進入新台階,具長線投資價值。難怪「股神」畢菲特在2008年以2.32億美元,買入2.25億股比亞迪後一直持有至今,為何不離不棄比亞迪。

分享給你的朋友

全球數以百萬計的投資者正運用股息為自己和家人創造持續現金流收入,累積財富。您想成為一份子?在我們撰寫的《必須收藏的收息股投資指南》電子書就會分享獨特的收息股選股模型,並用實例教您挑選出真正可長期持續派息的收息股及揭示必要避開的收息「陷阱」。要知道更多打造穩健收息投資組合的竅訣,請立即按此免費下載!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