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焦點盡在新經濟股,加上港版納指及ETF相繼推出,搶盡風頭,舊經濟股相對失色。然而,投資不只是趕潮流,而且大部份明星科技股之累積升幅已不少,舊經濟板塊相對值博。
那裏有尋寶機會?
板塊一:保險
踏入2020年,整體保險板塊受挫,不論本地保險或內險股均受影響。
行業重磅股友邦 (SEHK:1299) 在2019年初仍是股市當紅炸子雞並準備問鼎紅底股,2019年中過後形勢完全扭轉,業績相繼受到香港社會動盪及新冠病毒連環打擊。至於內險股如中國平安(SEHK:2318)、中國人壽 (SEHK:2628)等,最初是市場擔憂新冠病毒會帶來賠償損失,之後是防疫措施阻礙面對面銷售活動,嚴重影響業績,內險股一度被睇淡。
但亦因為這些打擊,造就板塊出現尋寶機會。雖然新冠病毒疫情依然無定向,但隨着內地經濟活動逐漸回復,保險業將可逐步收回失地。上述3隻股票的股價已在3月後反覆向上,特別值得留意的,是上半年業績最「難看」的友邦,反彈空間相對大之餘,集團之中國全資子公司「友邦人壽」剛成立,內地市場新業績可期待,友邦亦將會重新踏上紅底股進發之路。
板塊二:酒店、餐飲及休閒
新冠病毒對此板塊打擊最直接也最深,板塊之重磅股主要是濠賭股,連實力派如金沙 (SEHK:1928)、新濠國際 (SEHK:200)的上半年業績亦慘不忍睹,今年初股價大幅插水。
7月15日起,澳門與廣東省之間通關政策已放寬,旅客可以轉換健康碼入境,訪澳旅客增加惠及賭場,澳門7月賭收已較6月為高。當然,什麼時候賭場營收可完全回復,還要看疫情及中港澳防疫措施發展,重點是濠賭股已渡過最惡劣時期,股價再向正面發展。
除濠賭股外,板塊中另一率先反彈之行業是旅遊。內地之本地旅遊逐步回復正常,甚至有望取代部份國外旅遊的消費,同程藝龍 (SEHK:780)、復星旅文 (SEHK:1992)都有上升空間。
板塊三:醫療保健
新冠病毒來襲,業務與COVID-19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醫藥股,固然立刻水漲船高;撇開畢竟算是突發的新冠病毒因素,長遠來說,醫藥保健的蓬勃發展是個全球大趨勢,當中最值得留意的是生物藥。
生物藥是全球藥業中最具增長潛力的藥物類別,現時佔整體市場約四分一,在內地佔比則只有12%,而內地是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由此可推估增長空間有多大。因此,這板塊中特別看好藥明生物(SEHK:2269)及中生製藥 (SEHK: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