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步 (SEHK:1368) 股價在過去一年大縮水,2020年安踏李寧已相繼V型反彈,特步卻原地踏步。
特步長年深耕以跑步為核心的產品系列,旗下Saucony更是重量級的專業跑鞋;多品牌產品系列橫跨高中低價、專業時尚兼顧,其實不輸競爭對手。
特步是否有追落後的空間?
第2季銷售恢復加速,集團有信心下半年表現改善
的確,特步今年以來的盈利表現,差過安踏 (SEHK:2020)和李寧 (SEHK:2331)。
特步上半年度的收入,其實有10%的按年增長,但由於銷售成本增加,其他分銷及行政開支亦上升,導致經營溢利大跌30%,股東應佔溢利下跌47%至2.48億元人民幣。
今年第1季,內地零售店舖須因應抗疫措施關閉,特步的零售店及工廠在2月下旬才逐步恢復運作;集團表示第2季零售額的恢復速度較第1季快。期間特步關閉虧損店舖,上半年店數目達6124間,比去年底減少了255間。
集團表示7至8月主品牌流水已有改善,有信心下半年銷售會較穩定,全年跌幅不致擴大。集團在此非常時期積極開拓非實體店銷售渠道,包括電子商務,並預期下半年度關店數目將減少。
特步繼續強化「至尊跑鞋」的定位
作為大眾運動的選擇,跑步近年明顯人氣急升,參與各種馬拉松賽事的非專業運動員激增。內地同樣有此趨勢,2019年在中國舉辦的馬拉松及相關賽事共有1828項,按年增加15.6%。雖然新冠病毒疫情迫使馬拉松賽事暫時停辦,跑步仍是普羅大眾喜愛的運動;隨着人們健康意識增強,這個趨勢相信會持續。
特步之同名品牌是集團旗艦產品,也是中國的No.1 跑鞋選擇;特步多年來不斷在專業運動員圈子及馬拉松賽事建立知名度及曝光率,可說是根深蒂固;跑步潮流興起,特步品牌銷量受惠不少。品牌間中亦會推出一些「嚇你一驚」的推銷活動,例如今年6月特步就與少林寺跨界合作,目標是吸引年輕消費者,噱頭十足。
集團另一王牌是Saucony專業跑鞋,特步在2019年與品牌成立合資公司,疫情影響了原定開店計劃,Saucony新店終於在6月於上海開幕。Saucony也許不會成為主流暢銷品牌,但在產品技術可與特步有協同效應,而且小眾品牌絕對不乏捧場客,整體提升了特步在跑鞋的專業形象。
「跑」是特步可脫穎而出的關鍵
比起安踏,特步的盈利規模小很多,亦缺乏像FILA這樣的大路明星品牌;比起李寧,特步的盈利增長速度在過去兩年則較為落後。以上也許是為何投資者冷待特步的部份原因。
然而,以內地體育用品企業來說,特步長年建立以跑步為核心的定位,是個不錯的「護城河」,為集團長線增長提供有力支撐。
所以從基礎因素看,特步並不應如此落後安踏李寧。況且,「內循環」是往後內地經濟復甦的主線,體育又是國家點名支持的項目,特步增長前景應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