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中國來港海底撈地位不保?

中國規模最大的餐飲集團——百勝中國來港上市,海底撈(SEHK6862)的龍頭地位即將被挑戰。集團公布2020上半年業績,疫市期間由盈轉虧,仍值得投資嗎?

疫情掀強烈逆風

餐飲業在新冠肺炎疫情中踏入寒冬期,大眾消費者外出用餐意欲下降,防制措施限制餐廳客流,部分更配合措施停業。海底撈今年128日便發出公告指「決定於2020126日至131日暫時停止中國大陸地區港澳台地區除外門店營業」以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其後在22日再次宣布延長停業安排,直至另行通知。生意額因客流量大幅減少而受挫,海底撈在今年上半年的收入按年減少16.5%97.6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核心收益來源——海底撈餐廳經營收入更錄得約19%同比跌幅。營業額受挫下,海底撈的股東應佔虧損為9.6億元,相對去年上半年的9.1億元利潤。

餐廳翻檯率大跌

雖然海底撈在今年312日已重開中國大陸地區的大部分門店,但防疫措施限制下,門店仍需實行人流管制,並限制就餐人數。集團的整體翻檯率由去年同期的每天4.8次下跌至每天3.3次,同店平均日銷售額則由12.4萬元減少至9.8萬元。不過,疫市期間顧客在海底撈旗下餐廳的消費水平有增無減,今年上半年整體顧客人均消費同比增長約8%。這代表著大眾在海底撈餐廳消費意欲在疫市期間持續鞏固。

外賣收入翻倍

疫市期間大眾消費者對於海底撈的餐飲需求持續,線下門店因人流管制造成待客量大減,忠誠顧客由到店消費變成外賣消費,海底撈的外賣業務收入在今年上半年達4.1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逾120%。集團為配合大眾在疫市間餐飲消費模式轉變,為門店恢復「安心送」和「無接觸配送」外賣服務,更開發出半成品方便菜肴,以迎合在家用餐消費需求。

疫情中持績擴張

雖然疫市帶來的衝擊猛烈,但海底撈的擴張計劃未有因而停步,集團餐廳總數2019年底的768家增長近22%至今年6月底的935間。展望2020年,海底撈指出集團仍將繼續拓展餐廳網絡,提高餐廳密度餐廳覆蓋度。疫情全面受控後,餐廳待客能力回復正常水平,海底撈的業務復甦確定性高。

結語

海底撈在疫市期間業績受挫,但集團品牌實力依然吸引,疫後復甦確定性高,可為股價表現帶來支持。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