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有意購誠哥項目 孫宏斌有能力接貨嗎?

有報道指長實集團(SEHK:1113)有意出售位於北京及上海資產,價值達500億元人民幣;該報道指融創中國(SEHK:1918)有意承接項目。長實再度部署出售資產,投資者不禁想起承接中環中心買家面對的種種情況。倘由孫宏斌領軍的融創落實交易,融創有能力接貨嗎?

內地傳媒《財新網》報道,長實有意出售位於北京及上海的兩處物業,分別是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逸翠園二期及位於上海普陀區的高尚領域。參考去年年報,整個逸翠園項目的可建樓面面積為258萬平方呎,估計將於2021年底竣工。

報道指500億元人民幣收購

報道指孫宏斌旗下的融創有意承接,對價為500億元人民幣。倘孫宏斌落實交易,會否最終變成像中環中心買家一樣的命運,相信是投資者最關注的話題。

分析多次承接長和(SEHK:1)及長實出售資產的紀錄,承接長實資產買家不一定會損手爛腳,賬面上可能還出現未變現的盈利。例如2017年長實向領展房產基金(SEHK:823)出售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城都薈廣場,售價為40.65億元人民幣,但根據領展最新一份年報顯示,該物業估值稍為升至43.5億元人民幣。計及匯率因素至少不用損手。2015年電能實業(SEHK:6)又向卡塔爾投資局出售港燈—SS(SEHK:2638)19.9%股權,當時每股售價為5.26元。但上週五(9月4日)港燈收報7.93元。

中環中心交易不會歷史重演

無論如何從中環中心交易看,長承接實資產買家會否出現未能預料的情況繫於兩個條件,持貨能力及會否拆散出售。這兩個條件是二而為一兼互為影響。持貨能力不足就會傾向拆售資產,成為錄得虧損的終極原因。

分析融創的資產負債表及預售樓花的合同銷售,相信其有足夠持貨能力,不怕心急出貨錄得虧損。截至6月底止,現金餘額為1,208億元人民幣,今年首8個月的預售樓花的合同銷售超過3,117億元人民幣。縱使未來一年要償還的借款為1,406億元人民幣,融創仍有能力購入這兩個對價達500億元人民幣的項目。

其實,集團上半年新增土地儲備為1,730萬平方米,雖然並無披露新購入土儲成本,但以集團每平方米土地儲備成本4,300元人民幣計,上半年購置土地成本超過740億元人民幣。換言之,今年全年購置土地成本估計超過1,400億元人民幣。即使集團落實向長實收購兩個項目,相關對價仍是年度購置土地成本預算之內。

現時已經踏入9月,金九銀十為內地銷售樓宇的黃金檔期,相信融創的合同銷售進一步上升,得以強化接貨能力。何況,融創將會分拆物業管理業務上市,將從公眾投資者籌集資金,但維持為融創附屬公司地位不變,料強化融創的資產負債表。即使從長實手上購入項目後不幸遇上樓市調控,融創都有能力捱過。

融創資產負債表有充足的現金及強勁的合同銷售支持,確保集團有能力消化有待落實向長實的收購。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