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壽險業務受壓 能否翻身要看這個關鍵

阿里巴巴(SEHK:9988)股價曾創新高見298元,正等待螞蟻集團上市帶來催化劑,未來投資前景又如何?

中國平安(SEHK:2318)上半年業務未有特別驚喜,疫情重挫投資及壽險業務,後者更是集團的重磅業務。數碼化各項業務是集團下半年能否翻身的關鍵,也是不同業務升級、轉型之選。

中國平安近日公布中期業績,上半年盈利按年大跌近3成至686.8億元(人民幣.下同);收入錄得6833億元,按年跌1%。業績之弱主要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集團投資收入較去年同期遜色,國內外的股票市場波動,導致投資收益減少16.7%;其二是為應對低利率環境,增加提取未到期責任準備金近32%。

壽險業務受壓

保險業務分面,仍以壽險及健康險為主,佔淨利潤的超過60%。上半年壽險及健康險業務盈利515.4億元,按年增6.4%;年率代的股本報酬率(ROE)為39.2%,按年下跌4.6個百分點。

壽險的需求明顯受壓,分紅險和萬能險的規模保費下跌,前者更大跌33.5%,後者跌0.6%。儘管傳統壽險、長期健康險、意外及短期健康險、年金及投資連結險的保費有增長,但未能抵銷分紅險和萬能險之弱。

此外,受累疫情持續,新業務增速下滑,上半年的價值為31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跌24.4%。

食糊靠線上服務

投資業務波動,不代表金融業務「唔掂」。集團銀行業務穩定,疫情期間聚焦數碼化運營,業務快速反彈。銀行業務上半年收入為783億元,大增15.5%。由數碼化推動各項業務,才是疫情期間及後疫情時代的新機遇,同時作為各類業務轉型及升級。科技業務總收入按年增加11%,AI驅動產品銷售高達1763億元,按年急增104%,貢獻集團4.6%的營運利潤。

集團的在線醫療線上服務收入快速增長,平安好醫生(SEHK:1833)互聯網平台的累計訪問人數超過11億,收入急增107%至近7億元。金融壹賬通(NYSE:OCFT)在疫情衝擊下,上半年收入仍有近4成增長,算是不錯的成績。

總結

雖然集團的壽險業務增長急跌,但若下半年保持上半年的增速,加上線上業務持續增長,下半期的業績相信不會太差。如果任何業務有驚喜,將交出亮麗成績表。

編輯:Cyrus Li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