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8月12日以來,除了8月20日,期內十個交易日恆指收高於25,000點,歷時約半個月,反映已成為較強支持位。不排除與3月6及9日出現的下跌裂口有關,兩天的收回位分別是26,146和25,040點,後者高於25,000點,可見現處回補該裂口狀態。但要成功回補難度甚高,觀乎自3月9日以來,收高於26,146點僅兩個交易日,分別是7月6及9日,收報26,339和26,210點,除了與26,146點相距不多之外,另可留意這兩天大市成交金額約2,508億和2,068億港元,而自7月10日起,未嘗見成交額在2,000億元或以上。
今明仍預橫行格局
更於7月27日至今,歷時一個月,除了8月7日錄得約1,778億元,其餘日子均低於1,500億元,反映暫時無力升至裂口頂部。最近三個交易日 (8月24至26日) 恆指收報25,551、25,486和25,491點,徘徊在25,500點水平,亦是7月22日以來最高三日收市位,恆指算是走勢偏強,只是見大市成交額由8月24日約1,402億元,轉為8月25和26日約1,288億和1,279億元,有減少傾向,不排除見本周五 (8月28日) 期結,投資者變得入市態度審慎有關。倘若今明兩天市場未見影響中港經濟表現消息,恆指保持現在的橫行格局,波幅區間介乎25,000至25,600點之間。
期指成交數據參考
另外,參考8月24至26日期指成交密集區數據,相對期指位置是25,500、25,510和25,452點,相距只有58點,初步反映期結日之結算位介乎25,450至25,500點之間。留意前日和昨日於上午9:30至下午4:00港股交易期間,期指高位在25,610和25,603點,均在港股開市首半小時內出現,所以今明兩天的恆指衍生工具操作上,不妨在開市初段見期指處於25,600點水平部署淡倉。再看兩日低位為25,327和25,305點,均在25,350點以下,可以作為淡倉的止賺位參考,博賺250點。當然,對於進取者,造淡平倉後可隨即「反手」建好倉。
衍生工具操作參考
待期指處於25,450至25,500點之間可考慮止賺離場,相對25,350點,潛在獲利空間介乎100至150點。事實上,一般在期結當週期指波幅較少,普遍少於300點。論到主要波幅區間,往往更是少於200點,適合以上述的期間操作應市,即在區間頂部 (底部) 建淡倉 (好倉),相對等到期指處於區間底部 (頂部) 平倉。然而,其餘日子則以橫行突破操作應市為佳,這是基於期指日內波幅超過300點的考慮。相應操作是突破橫行區頂部 (底部) 才建好倉 (淡倉),順勢上行 (下行) 至下一個橫行區,可考慮止賺離場。
參考8月初大戶建倉置位在24,600點水平,相對上述有望25,500點為結算位,獲利約900點。只有7月31日、8月3、7和10日僅四個交易日於8月份期指收低於24,600點,反映大戶當時建好倉。大家不妨翻查筆者於7月30日和8月1日發佈的兩篇市評文章,當時經已指出大戶於8月份期指建好倉機會大。筆者認為期指於25,500點還不算是高水平,皆因較250天線處於25,742點仍低逾240點,相信大戶於9月份期指也傾向建好倉,所以對於有意持倉超過一週的投資者來說,見期指處於24,400點或以下適合建好倉,若有幸在24,300至24,350點之間才建倉勝算更高。
聶振邦 (聶Sir)
證監會持牌人
筆者確認本人及其有聯繫者均沒有出現以下兩種情況,其一是在執筆前三十天內曾交易上述分析股票;其二在文章發出後三個營業日內交易上述的股票。此外,筆者現時也並未持有上述股份。
以上純屬個人研究分享,並不代表任何第三方機構立場,亦非任何投資建議或勸誘。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