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晨中國大股東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陷入財困,其發行的債券暫停交易,更觸發華晨中國股價急跌。8月13日成為華晨中國的黑色星期四,股價單日急跌最多14%,市值蒸發60億元。其實,華晨中國並非陷入財困,股價急跌實為無妄之災,反而提供短炒獲利的機會。投資者出擊前可以先讀讀以下文章對華晨財務狀況表的分析。
表:華晨中國和華晨汽車控股資產負債表分析 | ||
華晨中國(億元人民幣) |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億元人民幣) | |
流動資產 | 303.6 | 1,144.8 |
非流動資產 | 191.1 | 808.7 |
總資產 | 494.7 | 1,953.5 |
流動負債 | 148.1 | 1,162.5 |
非流動負債 | 1.9 | 285.3 |
總負債 | 149.9 | 1,447.8 |
股東應佔權益 | 339.3 | 49.9 |
非控制股東權益 | 5.5 | 455.8 |
總權益 | 344.8 | 505.7 |
財務比率 | ||
槓桿比率 | 1.4 | 3.9 |
負債對資產比率 | 30.3% | 74.1% |
華晨汽車集團出現負債壓力
要剖析華晨財困之局,先要拆解華晨汽車集團控股的流動負債。截至2019年底止,華晨汽車集團控股在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資產為1,162.5億元人民幣。再仔細分析流動負債,短期借款為175.3億元人民幣,應付票據為225.1億元人民幣,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為78.4億元人民幣,總額達478.8億元人民幣。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的財務狀況表顯示,持有556.6億元人民幣的貨幣資金。理論上,可以應用應付這些銀行貸款、墊款及債券。然而,要維持一家車廠繼續生產,須支付供應商的貨款。事實上,華晨汽車集團控股的其他流動負債,包括總值313.5億元的應付賬款、總值227.8億元人民幣的其他應付賬、總值13.4億元人民幣的預收款項、總值55.4億元人民幣的合同負債,總數達610.1億元人民幣。
當然在正常情況下,華晨汽車集團控股可以透過新債換舊債方式令快將到期的債務續期。然而,債權銀行成立債權人委員會,華晨汽車集團控股要進行新債換舊債變得困難。
何況,截至2019年底,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流動資產為1,144.8億元人民幣,非流動資產808.7億元人民幣,總資產為1,953.5億元人民幣。總負債卻高達1,447.8億元人民幣;總權益為505.7億元人民幣。華晨汽車集團控股的槓桿比率為3.9倍,負債對資產比率為74.1%。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持有華晨中國38.4%股權,為華晨中國的大股東。然而,華晨中國的財務狀況表的槓桿比率遠較華晨汽車集團控股低,其槓桿比率僅為1.4倍,負債對資產比率為30.3%。從這個角度看,華晨中國股價急跌實是無妄之災,反而是趁低吸納的良機。
華晨有機會派特別息
所謂父債子還,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陷入財困,必定要利用旗下子公司的現金流紓困。根據過去一、兩年華晨開始派發特別息的慣性,先後派發每股1.04元的特別股息,總數達52.5億港元。其實,現時華晨的財務狀況表還持有68億元人民幣現金及18億元人民幣短期存款,尚有進一步派特別息的空間,成為刺激股價回升的催化劑。
更長線而言,華晨以290億元人民幣出售華晨寶馬25%股權,不遲於2022年完成交易。由現時至2022年隨時因中央批准得以完成交易,總值290億元人民幣的出售代價正式落袋,足以派發另一次特別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