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內地豬肉價格按年急升9成,豬肉價持續高企,相關股份自然前途一片光明,在港上市的兩大豬肉股——中糧肉食(SEHK:1610)及萬洲國際(SEHK:288),何者更吸引?
國統局數據顯示,7月CPI同比上升2.7%,且為3個月高位,當中7月食品煙酒類價格按年升10.2%,影響CPI上漲約3.07個百分點,而食品中,畜肉類價格上漲61.1%,影響CPI上漲約2.9個百分點,當中豬肉價格上漲85.7%,影響CPI上漲約2.32個百分點。
萬洲國際管理層在8月11日業績會指出,受內地水災及非洲豬瘟疫情影響,預料豬肉價格短期內仍會持續高企。另外,下半年也是豬肉消費旺季,需求料可支撐肉價。
中糧肉食對豬價較敏感
中糧肉食及萬洲皆從事生產及銷售豬肉食品業務,包括肉製品、生鮮豬肉,及生豬養殖等。兩者最大分別是萬洲在美國及歐洲的收入佔比逾半,而中糧肉食則全部收入來自內地。由於業務組合不同,因此豬肉價格暴升,中糧肉食的敏感度自然要較萬洲為高。
萬洲盈利亦依賴中國
萬洲新近派發中期業績,半年盈利按年倒退44%至3.17億美元,而撇除生物公允價值調整的盈利升18.8%,至5.5億美元。筆者統計三大業務包括肉製品、生鮮豬肉及生豬養殖合計119.72億美元收入中,其中有61.19億美元來自美國,佔比超過51%;來自中國及歐洲的收入分別只佔約40.7%及8.1%,但中國分部所提供的經營利潤佔53.9%達5.17億美元,按年增長3成,反之美國分部的經營利潤卻倒退近1成至3.39億美元,僅佔35.3%。充分反映公司盈利對中國分部的依賴。
中糧肉食上半年業績料增長可觀
中糧肉食雖然未公佈中期業績,但已公佈1月至5月份主要營運數據,在期內豬肉售價平均按年增加近1.7倍下,生物資產公允值調整前的淨利潤按年大升至9.24億元人民幣,較去年1月至6月的淨利潤1.42億元人民幣,顯著提升,可見豬肉價格上升對集團業績的提升作用非常明顯。
另外,中糧肉食公佈的第2季數據顯示,期內商品豬銷售均價每公斤按年升1.2倍,而生豬出欄量49.3萬隻,按年跌22.8%,按季增59.9%;生鮮豬肉銷量2.84萬噸,按年跌32.3%,按季增23.3%,均預示上半年業績會有可觀增長。
萬洲美國業務成累贅
萬洲較中糧肉食還多了一個不明朗因素,就是中美關係。萬洲逾半收入來自美國,原本可望受惠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刺激中國由美國進口量大幅增長,不過兩國關係近來趨向緊張,令萬洲的美國業務再度面臨挑戰。
美國農業部近期披露,美國上半年向中國只出口總值72.74億美元的農產品,意味中國上半年的採購量只達到365億美元的目標的2成。若兩國關係惡化,有關豬肉的進口也可能會放緩。
結語
從估值方面,中糧肉食預測市盈率為9倍,較萬洲的9.7倍略低;至於市帳率(PB)中糧肉食約2.3倍,則不及萬洲的1.6倍。論公司前景,當以盈利能力秤先。
總括而言,萬洲業務分散,未能盡享內地豬肉價格暴漲成果,反之中美關係緊張令公司業務增添不明朗因素,盈利前景較佳的中糧肉食是較佳的選擇。
編輯: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