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被忽略的醫療設備股 正在靜靜地起動

中國同輻(SEHK:1763)上市剛好兩年,過住未有受到投資者重視,但近期相關行業消息,令其價股屢創新高。若然了解箇中原因,相信會認為升勢只是剛剛起步。

內地放射性藥物龍頭

中國同輻是中國核工業集團旗下公司,專責將核技術應用專業化,目前業務涵蓋放射源生產、放射性藥品生產、工業輻照應用、醫學診斷、核醫療裝備研發及服務、核素製造、進出口貿易等領域。是內地最大、品種最全面的放射性藥物供應商,亦是最大的輻照裝置設計、製造、安裝EPC服務提供商。

集團於2018年在香港上市時,有不少基礎投資者捧場,包括上海實業(SEHK:363)、上海醫藥(SEHK:2607)、北京市國資公司及國資委旗下中國結構調整基金,認購股數差不多佔發售股數近半。惟首日掛牌表現未如理想,收報20.1元,比上市價21.6元低6.9%。

核技術獲中央認同

中國同輻於7月底與生態環境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簽訂輻射安全與環境保護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合作申報在輻射安全、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合作項目,爭取國家及地方各類財政經費支持,支撐開展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相關研究。

核安全中心是中國唯一從事核安全與輻射環境監督管理技術保障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為民用核設施及輻射環境安全監管,提供技術支持和技術保障。合作除可實現強強聯手及優勢互補,更重要是反映監管部門的認同,體現出中國同輻在核技術行業的重要地位。

放射醫療設備需求增

對集團未來業務更直接支持的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於7月底宣布調整2018至2020年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規劃。中央為優化醫療服務供給及加快新設備、新技術臨床應用,將增加2018至2020年甲、乙類大型醫用設備規劃至12768台,比原先計劃增加2671台。當中正電子磁力共振掃描(PET-MR)及正電子放射斷層掃描(PET-CT)增幅最大,分別增加175%及46%。這對於中國同輻而言,可直接受惠。

總結:估值低於A股同業

中國同輻目前市盈率約25倍,較其他藥業股或醫療設備股不見得偏高,相反,其行業門檻突顯出其獨有優勢。另外,相比同樣有核醫藥業務的A股公司──東誠藥業(SZSE:002675)的約46倍市盈率,更顯得中國同輻仍有上升水位。

編輯:Yan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