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受惠內循環的高息股滄海遺珠

面對外圍風雲變色,內地推出「內循環」策略應對,以「內需」及「自給自足」作戰略主旋律。首先以減稅獲扶持的是芯片行業,令中芯國際(SEHK:981)等率先受惠,而內需股亦備受追棒,啤酒股及蒙牛(SEHK:2319)股價屬創新高。消費板塊中,達利食品(SEHK:3799)可能屬滄海遺珠,經過去年業務重整,未來數年有望進入增長榮景。

內地處於後疫情時代,零售消費表現逐月好轉,而經營食品及飲品業務的達利食品或多或少受惠於消費氣氛。

業務重整已見成效

達利食品主要經營家庭消費(豆奶及短保麵包)、休閑食品(烘焙糕點、薯片及餅乾)和即飲飲料(涼茶及功能飲品)三大類業務,集團近年大力重整了業務,包括對管理架構和銷售體系進行梳理和調整,令資源分配優化。

家庭消費業務經改良後,去年相關分部收入同比大增41.6%達26.57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以豆奶及「美焙辰」品牌短保麵包作主打,有關收入大增反映取得階段性成績。

不過,休閑食品和即飲飲料業務,受宏觀環境影響和內部資源分配因素,收入於去年分別下跌2.4%至102億元,及跌2.1%至71億元。不過,集團隨即採取行動,通過產品升級、渠道優化等措施,遂於去年末季見改善,並且重拾增長。例如透過提升傳統渠道滲透度,同時分拆獨立團隊處理令電商銷售顯著增長,為今年及未來業務增長打下基礎。

不斷推出新產品

不過,踏入今年,世紀疫情舖天蓋地打擊了內地,達利食品明言首季業務受到影響,飲品業務收入跌幅尤甚。幸而,第2季有關情況隨疫情緩和而改善,料食品及家庭消費帶動回復增長。

至於下半年展望,上文提及集團大大優化了銷售渠道,令賣家有誘因加強銷售達利的高端及新產品,尤其於電商方面。加上,集團的品牌效應,並且不停推出新產品,有望加大銷售額。

訂立五年大計刺激銷售

從去年家庭消費業務收入大幅反彈,可見管理層有很強執行力,達利已訂下了5年增長目標,相信不會流於豪言壯語。公司希望透過四大品牌,包括「美焙辰」短保麵包、「樂虎」能量飲品、「豆本豆」豆奶、「達利園」酥脆小食,每品牌銷售額增至百億元,共逾400億元,而去年集團收益只有214億元,即5年內要翻倍。因此,市場憧憬達利食品未來數年的銷售有望加快增長,有券商預測2021至2022年收入年複合增長達11%。

收購合併提升值博率

由於疫情來襲,亦令內地食品市場出現汰弱留強,市場整合加快。達利於低線城市一直擁有高市佔率,有利其進行併購。集團手頭現金有111億元,具財務優勢。早前有報道指,雀巢已就旗下中國銀鷺食品(Yinlu Foods)競購定出入圍名單,交易涉資至少4億美元,達利食品亦入圍,顯示集團有野心擴展市場。

投資結話

總括而言,雖然集團由2015至2019年收入年複合增長率只6.1%;盈利年複合增長率為7%,雖然增長數字不算突出,因市場競爭大。不過由於達利手頭現金逾百億,有機會利用併購壯大規模,令增長幅度擴大。再者,該股現價市盈率只有15倍,股息率逾6%,而業務性質穩紮穩打,可能是內需股中一隻值博率高的「黑馬」。

編輯: Yan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