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vs騰訊vs美團 三選一應買哪一隻?

簡稱ATM的科網三雄之間,騰訊(SEHK:700)及美團點評(SEHK:3690)的升勢沒法擋,以首7個月計數分別已爆升近40%及90%,淨下阿里巴巴(SEHK:9988)獨憔悴,只有升約18%。

股價落後源於大股東軟銀(Softbank)的財政狀況認真麻麻,市場擔心會再以遠期合約沽阿里救命,而另一原因是怕美國出手打壓中概股,阿里會無奈被受繫連。不過事實上,市場已差不多用了半年時間來消化這些短期負面因素,股價上亦都反映得七七八八,況且阿里的中長線業務潛力不比其餘兩雄差,並有以下三大因素加持,有望急起追落後。

1.旗下業務眾多 最具分拆概念

螞蟻集團上月宣佈啟動A+H上市計劃,市場相信在10月底前籌集合共300億美元(約2325億港元),有望超越沙特亞美(Saudi Aramco)成史上集資規模最大的新股,亦帶動阿里股價在近日急急向上升調整。

除了螞蟻集團外,市場亦有傳阿里正在為菜鳥網絡、阿里體育及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即餓了麼和口碑)舖路上市。尤其以經營智能物流的菜鳥網絡為甚,現時其市值已達到約1,900億人民幣,過去阿里已為菜鳥進行多輪融資,近年亦投資多間物流公司,例如百世物流、圓通速遞、中通快遞等,看似正為上市做好準備。至於屬阿里另一皇牌的餓了麼近期亦將業務升級轉型,由送餐平台變成配送平台,似乎跟著美團點評的發展導向走。短中期內可能再有分拆消息,有利股價再向上升。

2.雲概念發展值得憧憬

若果以美國過去在雲計算的發展步伐對比,現時內地市場仍在起步階段,未來兩、三年很大可能會陸陸續續有更多企業「上雲」,雲的滲透率會持續上升。阿里雲是亞太最大的雲端服務供應商,服務多達38%的全球《財富》500強企業,此分部收入的增速在上年度加快,按年升62%至400億人民幣。

阿里雲在四月公布2,000億人民幣的投資計劃,將用於擴展及優化基礎設施和產品組;並承諾在全球增聘5,000名技術人才,從事網絡、數據庫、伺服器、晶片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重金投資下令市場憧憬會帶來更強勁的回報。事實上,微軟(NAS:MSFT)及亞馬遜(NAS:AMZN)在發展雲計算後,股價升幅都以倍數增長。換言之,一旦阿里的雲計算能夠收成正果,潛在盈利增長及股價可以十分可觀。

3.電商業務長升長有

內地的網上零售滲透率在過去三年每年都會增長2至3個百分點,相信今年在疫情之下的升幅會更為擴大。況且民眾的日常生活變得更依頼電商,企業亦都迫於無奈下都要發展網上銷售,現時亦都流行高轉化率的直播帶貨,日後電商流量相信會持續增長

「2020年天貓618」累計下單金額共6,982億元,創歷史新紀錄,下半年則輪到淘寶的「光棍節」的促銷活動,不排除銷售額同樣會再創新高。

結語

若果與其餘兩雄對比,阿里的電商、雲計算、電子支付都是發展得最快、有國策支持的行業。反之,騰訊的手遊始終受制於版號批審的問題,令業務增長難控制,美團的估值已經「超標」,而且有雲概念及分拆概念支撐,故相信阿里有力追落後,股價會急急起步。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Gary Poon 69 Articles
熱愛研究股票投資及理財,喜歡透過閱年報、讀通告發掘潛力股。曾任多間傳媒機構財經記者,大學主修財經新聞。 FB: Gary Poon的投資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