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樂(SEHK:1769)於 2019年 6月上市,相隔一年許,股價升了 6倍有逾。教育市場近年焦點都在高等及職業教育,為何置身 K12賽道的思考樂反而能脫穎而出?
思考樂:以服務為價值核心
文章標題把思考樂媲美為海底撈,不單單是指股價的增長性,更主要的是兩間企業都是以「優質服務」作為品牌招倈。
作為教育機構,思考樂把服務內容並不局限在課程內,而是伸延至一系列課後服務(家校互聯個性推送/周內免費輔導/免費家庭作業指導監督)、家長公開講座、分享會、個性化評估等,深化服務附加價值。思考樂在疫情爆發前已有「雙師+網校」的布局(「雙師」即是每名學生在每個學科都有對應的線上及線下教師),在疫情後迅速轉移至線上授課,呈現強大的應變能力及執行力。而且以原教師、原學生、原內容、原時段為原則, 達致原有線下課程的學習效果及延續性,並因而有助加速疫情後向線下的轉化。
獨有教師合夥人機制,同時提高教師及學生粘性
海底撈的成功,與其合夥人激勵機制成功激發員工的動力悠關。思考樂在此方面亦類同,集團的營運模式與普遍教育股不同,積極推行合夥人激勵機制,按不同的級別及職能,安排年度考核目標,完成後可參與分紅,以吸引具能力的教師合夥人。去年 9月,集團發出逾 1100萬元(人民幣・下同)現金對合伙人進行激勵。2016-2018年,入職逾兩年的教師離職率分别在0.8%、1.6%及3.5%,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反映集團機制的優勢。
降低教師離職率對思考樂的效益不單是節削了招聘及培訓員工成本而已。教師本身是集團整體服務配套的一部分,甚至乎教師亦能有自身的品牌效應,能幫助吸引新生及提高舊生粘性。教師隔三冚五地變換,學生和家長都不能得到優質的教培質量。這方面是思考樂在市場獨有的競爭優勢。
定位優勢:將制度化服務成為品牌核心
上述提及教師自有的品牌優勢,但教育機構若過分依賴教師質素則十分危險,因為教師的去留可能會對集團業務構成大影響,而且教師的議價能力大增亦會增加成本。
要解決此困境,思考樂本身把品牌核心放置在一系列課後服務的附加價值,這些制度化服務同時具有可複制性,更方便集團拓展業務。同時,思考樂的收生對象聚焦在中差生,一方面這類學生人口基數最大(因為優等生在統計學上只能佔 10%以下),另一方面為中差生提分對教師質素較低,若是為優等生奪 A的定位則有需要塑造一系列明星補習名師,教師質素的重要性因而淡化,對教師的質素亦要求中等,可同時幫助控制成本,令集團的盈利能力更強。
清晰具體的擴張藍圖
思考樂以深圳為基地,近期業務拓展至粵港澳大灣區及福建省。而且與華潤萬家有戰略合作關係,令集團可以高性價比租金,租用地理位置優越的核心地段。
思考樂的擴張不單止是在地域方面。集團一向持續投入研發,目前已開發了一套教學 5T管控系統及一系列教學支持工具, 2019 年研發費用率達 6.4%。5月7日,集團與全球信息管理軟件及服務供應商 Oracle 達成戰略合作,在教育培訓行業大數據平台、線上教育、教育培訓區塊鏈網絡、教育培訓行業雲計算服務等相關領域實現雙方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在中國教育市場推出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另外,集團早前與阿里巴巴(SEHK:9988)合作,思考樂可以通過淘寶教育平台完成獲取顧客、交付、營運等全個經營過程服務,用戶可以完成試聽、購買、站內學習等全估過程,未來雙方將圍繞教育產業展開更深入合作與布局。
綜合而言,思考樂在服務質素、租金成本、研發實力、從電商的獲客能力等都具備優勢,基本面強勁,值得投資者逢低吸納,長線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