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生物縱將疫情化危為機 估值溢價合理嗎?

藥明生物(SEHK:2269)發盈喜,預期上半年純利增長不少於58%,大幅超過市場預期,加上恒指將於8月14日進行季度檢討,一直被視為染藍「黑馬」的藥明可望繼續受資金追捧。

據藥明管理層早前給出的指引,2020年整體收入增長預測由40%降低至30%,當中上半年增速約10%、下半年增速約40%,主要受疫情爆發所影響。

管理層表示,因疫情影響,約1億美元收入延遲至2021年,主要為里程碑(生物製劑開發過到達某個階段所收取的里程碑費收入、臨床和商業化生產收入延遲。不過,疫情增加了對生物研發服務的需求,預計新簽的新冠病毒抗體和疫苗項目,可抵銷疫情對收入增長的影響。

上半年純利增長58%以上

雖然半年收入增速指引下降至10%,但公司卻在7月29日發盈喜,料上半年純利將增長58%以上,遠遠超出了市場預期。

該增長主要由於(一)迅速開展有效的業務連續性計劃,以儘量降低疫情對業務及運營帶來的影響;(二)研發管綫引入更多客戶項目,支持全球客戶加快COVID-19相關潛在療法的開發及生產;(三)現有產能利用率的提升,部分被新生產基地產能爬坡及因業務增長而增加的行政開支所抵銷;(四)投資、外匯、往年退稅收益及錄得其他營業外收入。

撇除投資、外匯、退稅等非基本面貢獻,藥明生物得到來自全球客戶的新增COVID-19相關項目,展現出其強大的研發能力,及客戶對公司研發和生產能力的信任,贏盡了口啤,而這甚至可能有即時盈利貢獻,具體則要留待業績公布後解畫。更重要的是,一旦相關疫苗或藥物開發成功,並進入商業化生產,有望進一步帶動這家CDMO行業龍頭的長期增長,別忘記藥明上半年的收入只是延遲,並非消失掉,明年這部分盈利回歸後,估值可望再度提升。

染藍」黑馬

短期內,藥明生物亦有另一趨化劑,因恒指季檢將於8月14日公布結果,藥明將繼續是「染藍」黑馬。藥明現時市值逾2,100億元,超過逾一半的指數成份股,比石藥集團(SEHK:1093)及中生製藥(SEHK:1177)兩家製藥公司分別約1,200億元及1,900億元的市值還要高,作為盈利增長能見度極高的生物科技公司,以行業代表的姿態進入指數,成為首隻生物科技藍籌股,就算不在今次季檢發生,也是遲早的事。

愚人結語

從估值上,以藥明生物盈喜當日收報156元計,市盈率將近190倍,但假切全年增速能維持上半年的58%,明年市盈率將降至約120倍水平。雖然估值仍高於其他CDMO同業,但基於新冠疫情為公司帶來的潛在機遇,延遲收入在明年入賬,且在內地生物藥市場增速跑贏全球的背景下,值得給予仍在高速增長的藥明生物一點溢價。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Dennis Au 41 Articles
90後財經記者,財經專欄作者,深入研究增長股。從過去月月清,做到2年儲50萬元,除開每月儲仲多過份月薪。分享投資理財心法,與讀者一起致富。 Facebook:dennisaubit Blog:https://dennisauinvest.wordpress.com/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