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有用戶發現在使用美團支付時,不再有支付寶選項;之後更有內媒報導美團 (SEHK:3690)創辦人王興反問,為何淘寶不支持微信支付。這恐怕不止是口水戰;支付寶最近「踩過界」,在線上生活服務大包圍佈局,直接威脅美團。
隨着螞蟻集團將在港上市,兩雄相爭十分值得投資者關注。
肥水不流別人田:「美團月付」來了
先撇開美團為何跟騰訊 (SEHK:700)友好卻跟阿里 (SEHK:9988)分清界線這些軟性因素,在商言商,支付這一塊,是絕對值得美團認真發展的一項業務。美團交易用戶數目已達4.5億,光是餐飲外賣交易金額,今年首3個月已達715億元人民幣;先不說要染指金融領域之類的遠大目標,只看這些巨額交易金額帶來的佣金商機就不得了;另外,還要考慮如何避免用戶為支付而跨出美團生態系統,間接為他人作嫁衣裳。
表面上,美團似乎沒有特意開發支付金融業務,但其實一直都有零零星星的探索式試營,例如美團買單。今年美團動作明顯升級,最近開通了「美團月付」功能,用戶可以用美團月付授予的信用額度完成支付,在下個月的8號前還款,最長免息期38天,信用額根據用戶在美團帳號的使用情況設定,由300元(人民幣)至12,000元不等。
不只月付,美團亦剛推出了聯名信用卡,以消費即時回饋來吸引用戶刷卡。
這一切都意味,美團在支付及金融領域開始發力。為什麼選擇現在?除了因為美團營運規模日漸壯大,支付寶「殺到埋身」,相信是一股重要的動力。
支付寶新版,明顯「美團化」
今年3月,支付寶在合作夥伴大會上,立志跨出金融平台領域,升級為數字生活服務平台。在新版支付寶,首頁就加入了買菜、電影及口碑等本地服務;買菜這部份實在很像是衝着美團買菜而來,支付寶與供應商「美菜」合作開發「美菜商城」小程序,推出後反應熱烈,新增用戶超過80萬。
這結果是可以預期得到的,試想像如果八達通可以用來買菜,使用率也一定即時爆升,重點是支付寶和八達通已經是主流日用支付工具,在此基礎上擴展新業務,是無往而不利的。
支付寶要進攻線上生活服務領域,已經出口又出手,美團又怎能不嚴陣以待。
螞蟻集團上市,戰況再升級
支付寶母公司螞蟻集團已宣佈,將會在港交所 (SEHK:388)及上交所同步上市,計劃集資775億港元,上市估值最少2000億美元。即時有「新水源」,預期螞蟻集團必將大展拳腳;在支付事業上,支付寶已經是內地市場一哥,相信未來會聚焦在擴展業務,線上生活服務必定是重點。
雖然兩雄相爭,但線上服務這領域仍有龐大發展空間,有估計目前已開發的線上服務在中國整體服務業只有5%不到,所以齊齊把餅做大,對大家都有好處。惟看以往經驗,線上服務偏向一家獨贏,龍頭地位這寶座,仍是須要拼命爭取的。
如此一來,投資者就需要密切注意支付寶及美團在這個市場的一舉一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