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中國疫市起飛 擠身紅底股有望?

期內險股價有起色,以國壽(SEHK:2328)及新華保SEHK:1336)低位抽升幅最強受保費於疫市仍上升刺。而新華及中國平保SEHK:2318股價最有抗跌力而中國人保SEHK:1339)及中國太保SEHK:2601股價相對落後

即使年初至內險股股價仍下跌居多但整體股價跌幅大為收窄,或受惠兩大投資因素,包括A股自端午節後悄悄回勇,以及中國國債收益率全球的氛下仍高企,十年期中國國債債息逾3厘,於眾大型經濟體中鶴立雞群,有利內險股的投資收益。

保費變動

國壽 (SEHK:2328)

新華人壽 (SEHK:1336)

平保人壽

保人壽

人壽

五個月保費變幅(%)

+15%

+32%

-6%

+3%

0%

股價表現

國壽 (SEHK:2328)

新華保險(SEHK:1336)

中國(SEHK:2318)

中國人保(SEHK:1339)

中國太(SEHK:2601)

迄今跌幅

-12%

-5.67%

-6%

-19%

-22.3%

3月低位升幅

64%

54.5%

25%

26.5%

33%

*715日收市價計

本港保險股王友邦保險(SEHK:1299,可否跟隨一眾內險股,搭上股價回升的順風車友邦近期受惠兩大利好消息刺激,未來有無機會變身紅底股

友邦股價由3月疫情爆發時低位反彈了22%,迄今股價跌10.45%。而兩大利好因素,包括獲准內地分支機構改建為友邦獨資人壽保險子公司,成為首家外資獨資人身保險公司,未來可加快內地發展。此外,中港兩地推出大灣區跨境「理財通」,長線有利於緩和友邦在跨境旅客業務上的短期壓力受到疫情影響內地客在港購買保險大減。

中國業務如虎添翼

友邦成立內地獨資保險公司,可統一管理內地業務資金,有別於以往各分支機構分散地處理,統一處理後有更大規模效益,利便公司涉獵更多投資資產,以配合產品需要,令公司產品更靈活

再者,集團於去年內在天津市和河北省石家莊市獲准開設營銷服務部有關地點銷售表現一直良好以往在內地版圖只限於北京、上海、深圳等7個城市。獨資公司獲批後,友邦在內地發展更快速,首批分公司落戶於四川、山東、安徽、浙江、湖北及河南等地料年底前可望獲准於其中兩個城市落戶。

何以內地市場不容有失根據香港港保監處數字,今年首季由內地訪客帶來的新造保單保費54元,跌57.7%主要是受疫情及社會事件影響。友邦於內地發展加大了自由度,以及理財通」正式開通後要加快彌補內地到港旅大量流失這缺口,銷售隊伍直接於內地及大灣區銷售。

香港業務

不過,上述利好因素需時發酵,即使內地業務向好,但本港業務將持續受到內地客購買保單減少,及香港再爆疫情第三波所拖累。

對友邦而言於區內18個國家有業務,以去年為例,於新業務價值、盈利及保費而言,香港全數排行首位。新業務價值中香37%,內地佔26%第二位而營運溢利,香港佔比34%,泰國佔18.5%,內地佔18.48%。至於總加權保費收入方面,香港亦是最大單一市場佔比達38.5%,內地是第二大。可見香港市場足輕重,上文提及利好內地業務的兩大因素要快速顯然拉升銷售的成效,才可抵銷香港跌勢奏效仍有待觀

至於今年首季友邦新業務價值已跌27%,由於香港及亞太區於次仍受疫情拖累,估計只有內地業務於次季可較首季改善(因有線上及線下銷售配合)。有分析更料首季香港新業務價值跌逾50%,上半年香港新業務價值跌逾40%,拖累集團上半年整體新業務價值表現

投資結

可惜7月中香港疫情意外地出現大爆發,再加上亞洲多個國家疫情未有退卻,料新業務價值及年度化保費收人於第三季勢持續。再者,今年各國大力量寬,令債券工具收益創新低,尤其是美債息率極低,十年期只有0.64%,影響友邦的投資收益,以及旗下保證回報產品吸引力。

不過,中長線由於內地業務成新增長動力,友邦仍有望成紅底股,但短線不明朗因素多,應該帶來趁低吸納機會。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