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新經濟股熱潮持續,恒指公司更擬推「港版NASDAQ」,以下投資名單中10隻增長型港股值得關注。
股份名稱 |
市值(截至7月10日) |
阿里巴巴 |
54,813 |
騰訊控股 |
52,219 |
美團點評 |
12,187 |
京東集團 |
8,047 |
網易 |
5,229 |
香港交易所 |
4,612 |
小米集團 |
4,065 |
中芯國際 |
2,357 |
金山軟件 |
624 |
移卡 |
179 |
1.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SEHK:9988)是中國市場第一的電商,旗下「淘寶」及「天貓」均為中國消費者活躍度最高的網購平台。截至今年3月底,集團的移動月活躍用戶超過8億,滲透度大幅拋離中國市場對手。阿里巴巴亦擅於推動業務創新以刺激平台交易額,如「淘寶直播」在今年3月底止季度的日活躍商家數按年增加超過90%。作為ATM的重要成員,被納入「港版NASDAQ」的機會相當高。
2. 騰訊控股
騰訊控股(SEHK:700)可中國新經濟產業的王者,旗下核心資產「微信」在中國市場暫時仍沒有直接對手可而,加上滲透度極高,最近期公布活躍用戶數已達12億,地位幾乎不可能被挑戰。集團積極於增加微信生態黏性,以加強護城河及商業化潛力,如「小程序」可讓用戶在生態內完成第三方平台交易,最近更傳出「微信小商店」的小程序正進行測試,有望再次衝擊市場。除社交生態,騰訊旗下內容業務同樣強勁,如旗下核心手遊吸金力屬全球之首。騰訊同樣是ATM重要成員,加上本已是恒指成份股,入「港版NASDAQ」的呼聲相當高。
3. 美團點評
美團點評(SEHK:3690)同為ATM成員之一,集團積極於迎合並塑造中國大眾消費者的消費模式,從而為旗下生態建立龐大用戶群。集團旗下生態所涉範疇甚廣,主要包括餐飲外賣,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美團點評在早期積極於擴大用戶基數,連年虧損,但隨著策略成果漸現,集團的業務模式開始成熟,「貼錢做生意」時期或將成過去。
4. 京東集團
京東集團(SEHK:9618)是中國第二大電商。京東目前擁有的活躍用戶只有約3.8億,與阿里巴巴相比仍有段大距離。但由於京東亦經營自有零售業務,按淨營業額計是中國市場第一的零售商。雖然自有零售業務的利潤率相當低,但中國消費市場持續擴張下,京東的營業額亦實現了可觀增長,2015至2019年間的貨品銷售收入錄得32%複式增長,去年更實現經營溢利,反映規模經濟效益,業績增長有望持續加強。
5. 網易
網易(SEHK:9999)是中國領先在綫遊戲開發商,包括近年滲透度明顯大增的手遊。集團持續推動遊戲內容創新的能力卓越,如旗下歷史近20年的《大話西遊》至今仍是熱門遊戲之一。網易作為行業龍頭之一,更有能力去開發及經營耗資的大型遊這讓集團在獲取與知名國際級內容經營商合作方面有更大優勢。集團正與推出多套大熱電影的漫威合作開發手遊《漫威超級戰爭》,有望將集團創新內容的能力再次發揮。
6. 香港交易所
香港交易所(SEHK:388)並不屬於以上提到多隻港股所屬的新經濟版塊,被納入「港版NASDAQ」機會不大。不過,作為香港唯一一認可證券交易所,港交所的壟斷優勢有望在「港版NASDAQ」掀起的新經濟股熱潮中大力發揮。「港版NASDAQ」成立或有助香港成為中資新經濟公司招股上市的重要踏腳石,這將加強港交所的收入來源,如上市費用、交易徵費等重要盈利來源有望實現可觀增長。再者,新經濟產業的競爭格局難測,擁有壟斷地位的港交所是相對穩健的選擇。
7. 小米集團
以上多次提到的「ATM」近來已演變成「ATMX」,新加入的「X」就代表著小米集團(SEHK:1810)。小米以廉價電子消費品進攻手機市場,在疫市中更是全球五大廠商中出貨量同比增速第一,全球市佔更提升至11.1%。之不過,賣硬件只是小米實現增長憧憬的渠道,集團的目標是推動互聯網業務增長,這包括手機商城消費、訂閱服務等利潤率更吸引的業務。隨著硬件產品作為其互聯網服務的載具持續滲透,小米盈利質素有望持續提升。
8. 中芯國際
以上提到不少新經濟產業的業務均建基於智能手機的高度滲透,而現今電子消費產品中最核心的元件莫過於芯片。中芯國際(SEHK:981)是目前中國半導體代工的龍頭,雖然技術水平比不上全球市場龍頭,如台積電,但卻是中美關係緊張下中國延續高新科技發展的唯一希望,有望在國策推動下穩定增長。
9. 金山軟件
金山軟件(SEHK:3888)是中國辦公室軟件的領先開發商。集團旗下的WPS Office在產品定位上與國際龍頭微軟的MS Office相近。新冠疫情推動在家工作趨勢下,WPS產品的需求明顯加強,今年首季的全球月活躍用戶錄36%同比增長至4.5億個。在中美科技角力下,企業為常用軟件尋求替代方案的逼切性越來越高,金山軟件有望成為轉換成本較低的替代選擇。
10. 移卡
移卡(SEHK:9923)的市值是名單中最細的一隻股票,到底是否符合「港版NASDAQ」的篩選條件仍屬未知之數。然而,移卡所涉足的市場的增長潛力相當潛大,移卡市值在長線的增長空間吸引。移卡的核心產品是為商戶提供可作收款用途的移動應用程序,可用於接收中國消費市場大流行的二維碼付款。在過去3年,移卡旗下應用程式的支付服務交易量累計增長超過1,000%,實體店線上化的大趨勢帶來的行業順風有望在中長線持續推動移卡以高增速增長。
結語
以上10隻港股有望受惠「港版NASDAQ」推出,值得納入觀察名單。
【延伸閱讀】4隻將受惠於中國過渡至高收入國家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