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績優股加入投資組合,耐心等待收成的策略總是不獲重視。
剛起步的投資者,很難分辨出良好投資及優質投資。但投資者的經驗會日漸增加,漸漸有能力找出滄海遺珠。但尋找優質股只是創造長期財富的其中一環。 買入績優股,不論其股價格已升至高位,仍然是建立長遠投資組合的可靠策略。
MercadoLibre (NASDAQ:MELI)便是績優股(winning stock)的例子之一,這隻股票節節上揚,但仍有龐大增長空間。看看我怎樣建立這間拉丁美洲電商營運商的倉位、怎樣獲得三倍回報,以及為投資者帶來的啟示。
2013年:開始對此拉丁美洲電商領導者有興趣
2013年,MercadoLibre的規模仍然細小,但潛力龐大。根據瀏覽人數和頁面瀏覽量計算,公司是拉丁美洲10個國家的電商市場領導者。MercadoLibre擁有強大生態系統,由六項相關電商業務組成,包括聚焦拉美市場的付款、廣告和物流業務。區內的5.98億人口,是世上互聯網使用率增長最快的群組。以下是部分當年的重要數據。
指標 | 2013年第一季 | 2013年第二季 | 2013年第三季 | 2013年第四季 |
收益 (按年增長) |
1.03億美元 (23%) |
1.12億美元 (26%) |
1.23億美元 (27%) |
1.35億美元 (30%) |
收益增長 (按當地貨幣計) |
36% | 38% | 45% | 50% |
總商品銷量 (以貨幣中立計的按年增長) |
15.6億美元 (30%) |
17.3億美元 (45%) |
18.8億美元 (49%) |
21.4億美元 (49%) |
付款量 (以貨幣中立計的按年增長) |
5.32億美元 (62%) |
5.78億美元 (54%) |
6.42億美元 (55%) |
7.46億美元 (66%) |
註:所有數字均以美元為單位。資料來源:MERCADOLIBRE 2013年第四季業績簡報。YOY = 按年計算。
任何投資都牽涉風險,尤其是在新興市場。貨幣和政局動盪為考慮因素,而全球電商競爭對手亞馬遜2012年在巴西展開營運,也值得留意。但拉美市場專家MercadoLibre在區內已有13年領先優勢,擁有深厚的在地經驗。
在2013年底至2014年初七個月,筆者以每股介乎101美元至137美元,先入五次買入股票,在我的股票投資組合佔2%倉位。
2015年:有機會以折扣價買入
2014年底至2015年期間,公司在主要市場經歷貨幣貶值,嚴重影響以美元計算的增長。例如,其2015年第二季以當地貨幣計算的總商品銷量增長達到驚人的85%,但以美元計算,則為-8%。但當投資者看看出售商品(此指標本身不受貨幣換算影響),增長率達到28%,可見其電子商務業務正持續蓬勃發展。
當時,我在MercadoLibre的投資錄得賬面虧損。但我趁機以低於100美元的每股股價增持,令相關持倉增加至投資組合約3%。
2017年:成為績優股
18個月後,股價已升至每股約220美元。公司在2016年業績創紀錄,當年售出的商品數量增長41%至1.81億件,為2013年的兩倍有多。MercadoPago付款平台在其電商網站以外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年內交易額增加73%。2016年的支付總價值達到78億美元,幾乎超過網站出售商品的80億美元。收益升30%至8.44億美元,以當地貨幣計算,增長率甚至更高。最後,平台在流動設備越來越受歡迎,超過三分之二新用戶利用智能手機成為客戶。
拉丁美洲的電子商務正蓬勃發展,而MercadoLibre具有領導者地位。我以219美元的股價增持更多股票。由這次購買以至股價上升期間,我在MercadoLibre的持倉已接近投資組合7%,為筆者的第二大持倉。
2018年至今:入貨良機
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我以278美元至592美元的股價,先後五次增持股份。投資MercadoLibre超過五年,使我對公司業務、管理團隊及其長遠前景更加熟悉和滿意。投資者輕易就能看出,公司在區內日益壯大,鞏固了在支付和電商領域的領先地位。
時至今日,這隻股票成為我最大的持倉,佔投資組合13%,平均回報率為250%,為我最購買時的12倍。這名電商和支付專家仍然保持強勢。在拉丁美洲,網上購物佔零售總額仍不足5%。MercadoPago正經歷顯著增長,大部分付款收益現時來自自家平台以外的購買。即使亞馬遜在巴西加入競爭,仍然無損公司增長。股東應可放心繼續持有此增長股十年或更長時間。
給投資者的啟示
當您首次購買一間公司的股票,請視之為長期關係。切身感受一間公司的起跌,未來才能更容易分析和了解業務。利用這些知識成為您的工具。如公司表現良好,您仍然對未來充滿信心,即使成本有所上漲,繼續投入更多資金也是一個不錯選擇。
當您買入績優股,無形中便跟隨了著名投資者Peter Lynch的步伐,他說過一句投資名言「最好的股票,便是手上擁有的股票」。
【延伸閱讀】筆者要靠這10隻股票輕鬆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