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及往後的新雲端軟件不應建基於1970年代的數據庫科技之上。
為您最重要的應用程式選擇數據庫,是個後果長遠的策略性決定。鑑於這項選擇的嚴重性,又怎會有企業採用早在50年前比互聯網、雲端運算或高速網絡更先誕生的科技呢?
MongoDB (NASDAQ:MDB)於2007年成立,旨在打造專為雲端時代和現代應用科技而設的數據庫產品。事實證明,創辦人果然料事如神。其產品廣受世界各地的客戶青睞,股東也受惠於徹底跑贏大市的回報。
投資者買入這個為雲端運算而設的數據庫專家,實屬明智。不過,在登入您的股票戶口前,先讓筆者剖析一下為何這產品不同凡響、如何利用關鍵影響者帶動增長,以及這個龐大的市場將如何向新科技轉型。
為何MongoDB較為優勝
傳統數據庫的設計就像電子試算表一樣採用欄列結構,但隨著數據日益豐富複雜,這種體系結構已開始不勝負荷。如今,大家都期望數據庫廿四小時運行、身在世界何處都可經雲端獲取數據,以及即使大量用戶同時存取實時數據也不會降低性能。在以下的短片中,該公司聯合創辦人Eliot Horowitz以淺白易明的用語解釋其產品相比走傳統路線的競爭對手有何不同(及優勝)之處。對於科技投資者而言,花五分鐘觀看這段短片絕對「值回票價」。
就讓筆者以一個應用程式作為例子,說明對現代數據庫的期望。Epic Games的大熱網絡遊戲Fortnite(《要塞英雄》)就是在MongoDB平台上運行。或許有人會對這個遊戲及其忠實擁躉感到陌生。實情是,遊戲一開始,會有100名玩家跳傘降落到一個島嶼戰場,手中空無一物,在比賽場地一直縮小之際,務必四出搜刮武器、裝備和建築物料以獲取優勢,並擊敗其他參賽者,而在這場3D高清大屠殺中的最後生還者會被宣佈為贏家。這個以雲端為基礎的大規模多人遊戲體驗正是靠MongoDB產品快如閃電的性能所驅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戲玩家一經登錄即可參與其中。
現在您對該公司的產品有所了解,我們就轉而探討一下其業務及主要客戶。
開發人員推動增長
產品可謂「由開發人員為開發人員」打造的。 越來越多的應用程式開發人員成為關鍵影響者,對現時資訊科技企業的購買決策起了主導作用。因此,以開發人員為中心的思維已滲入到MongoDB的營銷和銷售工作中。它建立了一個龐大的開發人員中心,將一切「開發人員內容、程式和資源」(包括其實力雄厚的MongoDB University)匯聚一地。
該公司對開發人員群組的關注已證實無比成功。自2017年以來,其收入躍升接近兩倍。 去年,MongoDB累積超過17,000個客戶,其試用版軟件錄得累計9,000萬次下載,年收入高達4.22億美元。收入主要來自其兩個主要產品的訂閱服務:MongoDB Enterprise Advanced (EA)及其以雲端支援的Atlas產品。其EA產品(佔年收入的47%)適用於希望更能掌控數據庫的管理或維護方式或安裝位置的大公司。其Atlas產品(佔年收入的39%)的增速更快,畢竟它是以雲端支援的全功能產品,可讓開發人員輕鬆創建新的數據庫。
展望下個財年,管理層預計收入將介乎在5.1億美元至5.3億美元之間,即年增長率達21%至26%,增長前景放緩可歸咎於新冠肺炎延長了銷售週期。雖然該公司盈利能力欠奉,但這只不過是因為它正大舉投資,以期推動增長。
數據庫市場龐大
IDC預計,數據庫市場到2020年將達到710億美元,到2023年更增至970億美元。我們在全球數據庫市場中的所佔份額不足1%,未來的增長空間非常之大。
——主席兼行政總裁Dev Ittycheria(2020年第四季度業績電話會議)
升級或更換數據庫與否,是個高度策略性決定,並非一夜之間可以定奪。營運總裁兼財務總監Michael Gordon在最近一次的採訪中解釋了他對數據庫市場機遇的看法。 他指出,IDC就2020年至2023年估計的每年消費額增長(260億美元)主要來自新應用程式。這門新業務為MongoDB提供了手到拿來的機會。
710億美元的「基本」每年消費額與現有(可能是傳統)數據庫的持續成本有關,其更換週期為8至10年不等。當企業相繼決定換走那些數據庫,該公司便可適逢其會,力爭商機。新應用程式和重建數據庫所帶來的機遇源源不絕,MongoDB勢將迎來漫長的增長之路。
聰明投資者要關注的重點
與其他成長型公司一樣,這個數據庫專家的股票估值偏高,市銷率為30倍。不過,這間短短成立13年的公司擁有出色的增長往績、龐大的開發人員粉絲基礎,以及巨大的市場潛力,投資者支付溢價亦可謂物有所值。如果您馬上入貨,加進您的多元化投資組合中,再長揸十年(或更長時間),就真是明智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