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企業勢成下一代科技王者,未來數載不乏增長空間。
鎖定新興產業巨頭買入長揸,是行之有效的股市投資大法之一。然而,隨著這些企業發展成熟,增長動力最終枯竭,反而行業新貴會闖出不同的成功之路,並在過程中成為新一代高增長股。
假設您有足夠的應急儲備,還有預期未來三到五年都用不著的3,000美元(或更少)資金,以下三間公司勢將坐上各自行業的一哥寶座,並有潛力成為明日的股市龍頭。
1.Roku:最佳串流投資之選?
毫無疑問,Netflix (NASDAQ:NFLX)表現出色,自2002年以來,回報率高達37,660%。 繼其DVD郵寄服務「打殘」影碟舖後,該公司掀起串流影片風潮,全球累積1.83億訂閱用戶,人數更每日都在增長。儘管如此,眼見平台增長已開始放緩,而且競爭迅猛加劇,股票的凌厲增勢恐怕難以為繼。
如果想把握串流影片的黃金時代入市,Roku (NASDAQ:ROKU)會是另一個好選擇。這個串流媒體設備的先驅提供付費訂閱和附有廣告的跨平台串流服務,並已找到從中賺錢的良方。
每當用戶註冊Netflix或其他付費服務,Roku都會收取佣金。至於其平台的含廣告服務,但凡用戶觀看任何廣告,該公司都可分一杯羹。使用Roku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與日俱增,去年在美國銷售的智能電視中,就有三分之一使用該系統,可說是Roku擴大用戶群的秘密武器。
Roku支援所有串流服務商,故增長突飛猛進。在首季,活躍用戶按年增加37%,串流媒體播放時間增加49%至132億小時。每名用戶平均收入繼續攀升,在過去12個月增長28%至24.35美元。收入按年增長55%,但這還不足以反映全貌。平台收入(涵蓋Roku頻道、廣告,以及作為該公司最大收入來源的Roku操作系統授權)的升幅更為驚人,高達73%。
Netflix可能放慢增長,但Roku才剛剛起步。
2.The Trade Desk:數碼廣告中增長最快的一瓣業務
Alphabet (NASDAQ:GOOGL) (NASDAQ:GOOG)的Google是數碼廣告的代名詞,亦為投資者提供惹人艷羨的回報,自2004年上市以來躍升足足2,660%。 這間搜尋巨企是最早意識到數碼廣告威力的公司之一,至今大部分銷售額仍然來自Google廣告,佔其收入的比例高達82%。然而,即使受其高增長的雲端計算業務提振,收入增長仍在放緩,首季僅按年增長13%。
The Trade Desk (NASDAQ:TTD)打開另一大門,讓投資者可從數碼廣告大勢中撈一筆。該公司與眾多頂級廣告公司合作,專營數碼廣告市場中稱為「程序化廣告」的一瓣業務。The Trade Desk使用高速電腦和先進演算法作出數據主導的實時決策,將廣告呈現在最有可能採取相應行動的消費者眼前。該公司還徹底改革了廣告行業一些過時的做法。The Trade Desk為廣告買家提供消費者所購買商品和價格(包括差價)的詳情,從而帶來行內幾乎不存在的透明度。
The Trade Desk跳出Google和Facebook的封閉平台之外經營業務,加上使用公開透明的定價模式,經已成為競爭激烈的數碼廣告市場中增長最快的企業之一。在首季,儘管疫情爆發,亦無阻該公司收入按年增長33%,與整體行業的4%增長相比,成績相當突出。
該公司好幾個最大增長動力的表現更為驚人。其聯網電視廣告收入增長100%,流動影片廣告增長74%,語音廣告和流動應用程式內廣告分別增長60%和55%。此外,其客戶保留率維持在95%以上,已是連續五年每季交出如此亮麗的成績單。
展望後市,Google增長定必放緩,反之The Trade Desk潛力無限。
3.Shopify:更有「錢途」的電商股
Amazon.com (NASDAQ:AMZN)是引領行業革新的又一例子。短短數年間,該公司由網上書店蛻變成全球首屈一指的電子商貿零售商。其股價自1997年以來暴漲123,800%,讓早期投資者大賺一筆。可惜,那些高增長的好日子已成過去。即使有居家令和電子商貿普及作為利好因素,首季的淨銷售額僅按年增長26%(對上一季的按年增長率為21%)。
儘管放緩無可避免,但投資者仍可在電子商貿的持續普及中另覓高增長出路,放眼協助大小商戶走向數碼銷售的平台—— Shopify (NYSE:SHOP)。
電子商貿佔美國零售銷售額的比例,已從十年前的4%升至第四季度的11%以上,這個數字還在繼續攀升。 Shopify為各種賣家提供建立和維持網站、處理付款、安排送貨和物流、追蹤庫存所需的工具,甚至提供營運資金貸款。該公司現時為全球超過100萬個商戶服務。
Shopify提供轉向網上銷售所需的一切資源,藉以扶助下一代企業家功成利就,而Shopify本身亦因此取得莫大成功。在首季,Shopify的收入按年增長47%,訂閱收入則上升34%,目前佔總收入40%。
雖然Shopify的商戶遍及全球175個國家,但大多數位於北美,意味著該公司的全球版圖蘊含龐大商機,可供其日後大展拳腳。
Amazon最終或成電子商貿平台霸主,但Shopify能為下一代網上賣家提供成功的法寶。
後記
必定會有投資者問:「為何要現在買入?」。 普遍認為,最壞的情況可能還在後頭,畢竟經濟無疑步入衰退,而且環球疫情尚未受控。
雖然千真萬確,但別忘了股市為前瞻性質。許多投資者在疫情初期爭相逃離股市,卻錯過了史上最快的熊市復蘇。各大指數繼暴跌30%或以上後,已由谷底反彈逾30%,並收復過半失地,令到當初離場的不安投資者茫然費解,不知走錯哪步棋。
市場總有可能再陷跌軌,但既然沒有水晶球預知未來,那就無從確定。憂慮進一步跌市的投資者可選擇現在先投資一些基金,遲一步再買入更多股票,此乃久經考驗的策略。這樣一來,若股市果真出現進一步下滑,投資者也可趁低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