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和騰訊如何幫助防止第二波新冠肺炎爆發

暫停4年後,政府再度推出新一批iBond,惟內容與過往6批iBond不盡相同,如想認購有什麼要考慮?

以下描述中國科技巨頭如何幫助防止新冠肺炎在中國傳播,並在過程中推動改善經濟

新冠肺炎在中國大致受控。於3月,中國政府首次報告國內零確診冠狀病毒個案。這利好中國經濟。

工廠開始復工,而零售公司充滿信心 – 堅信主要零售商例如Apple 正逐步重開在中國的商店。但是,經濟面臨的風險尚未結束。在過往的大流行事件,曾經發生過第二波和第三波疫情。

隨著中國開始復工,地方確診個案數量因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可能仍會上升,同時亦面臨國際旅客將新冠肺炎病毒傳入中國的風險。新冠肺炎對經濟造成嚴重破壞,如果出現另一波疫情,中國經濟或會放緩或甚至收縮。

為了減低出現第二波或第三波疫情的可能性,中國科技公司例如百度公司 (NASDAQ:BIDU)和騰訊控股有限公司(SEHK:700)運用科技對抗新冠肺炎。

其抗疫對策如下。

百度

在大流行開始時,百度向部分防止疫情爆發的用戶提供免費的精選雲計算資源,為抗疲出一分力。後來,百度開發红外線電腦視覺系統,可以測量額頭體溫,誤差在攝氏0.5度範圍內。

憑藉該人功智能操作系統,有關當局可以檢測公眾場所中體溫超過攝氏37.3度(可能感染新冠肺炎的跡象)的人士。透過識別出發燒人士,有關當局可以更有效追踪疫情爆發。

有關當局目前已在北京清河火車站使用百度的電腦視覺系統測量體溫。如果運用該系統的抗疲工作成功,百度希望未來在其他地方使用該系統。 

事實上,若中國新冠肺炎繼續受控,中國經濟可再次增長。百度從而將受惠於或許更強大的廣告市場。

百度亦透過在其網上醫生諮詢平台提供免費網上醫療諮詢服務,幫助防止在中國爆發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上述的免費諮詢服務令病人更透徹了解症狀,並更有效識別新冠肺炎。

到目前為止,百度的網上醫生諮詢平台已處理超過1,500萬個查詢,而且該平台的大多數新用戶未來可能會再次使用該平台和百度的網上醫療保健服務。

長遠來看,這可以為百度產生收入。

騰訊

為幫助防止第二波疫情爆發,騰訊利用其受廣受歡迎的微信社交網絡建立一個追踪系統,幫助向大眾發出潛在感染風險的警告。透過該追踪系統,乘搭地鐵、巴士或的士的人可以將信息提交至騰訊的應用程式。騰訊會處理有關信息,加上利用位置數據,令該公司能夠通知乘客是否有其他乘客可能已經感染新冠肺炎。

儘管該系統並不完善,但中國政府確實支持使用該系統。截至3月,該系統已經在13個城市使用。

騰訊亦透過其微信服務的多個醫療保健平台,提供免費的網上健康諮詢服務,幫助防止第二波疲情爆發。免費網上健康諮詢服務的大多數用戶未來可能會成為重複付費的客戶,增加騰訊在該增長領域的市場份額。 

愚人總結

儘管在中國新冠肺炎看似已受到控制,但仍然有第二波或第三波疫情爆發的風險,可能會對中國經濟造成影響。

考慮到這一點,中國科技公司正利用技術防止第二次疫情爆發非常重要。如果有關技術的應用有效,而且遏制措施維持成功,則中國的經濟情緒可以改善,支持市場復甦。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