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審查機構再向百度施壓

暫停4年後,政府再度推出新一批iBond,惟內容與過往6批iBond不盡相同,如想認購有什麼要考慮?

近日,中國最大搜尋引擎商百度(NASDAQ:BIDU)「遵從政府指令」,暫停更新流動應用程式內的部分新聞頻道。 公司警告,這次決定可能會使有關頻道的廣告收入減少,只是並無具體說明實際頻道或收入影響。

百度表示會於4月8日起「整頓」各個新聞頻道,並加強監察措施,從而提高內容「質素和真實性」。公司強調百度應用程式的其他功能將繼續正常運作。

中國監管機構並非首次針對百度。在本文中,筆者會分析當地審查部門向百度採取過的行動,以及這次事件將如何影響公司的近期增長。

極權政府下的搜尋引擎企業

於2010年,Alphabet旗下的Google撤出中國市場。此後,百度便成為了當地搜尋引擎界霸主。根據StatCounter的資料,現時百度的市場佔有率達到73%。雖然該公司積極禁止發佈「敏感」內容,例如有關天安門或台灣的文章,可是仍然不時引起監管機構注意。

舉例來說,在2016年,一名學生於購買百度平台廣告中的實驗性抗癌藥物後病逝,於是中國政府下令百度移除與醫療保健相關的廣告。此外,在2017年,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亦對百度騰訊(SEHK:700)和新浪處以「最高」罰款,原因是這些企業被指散播虛假消息,以及未能封鎖旗下貼吧、微信和微博社交平台上的不當內容。

在2019年初,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更暫停百度和搜狐的部分新聞服務,以進行為期六個月的消滅網上「負面有害」內容行動。由此可見,中國當局對百度的最新一輪打擊措施似乎是延續先前的嚴格政策,目的是加強控制接近9億名互聯網使用者。

執法措施如何損害百度業務?

中國經濟放緩、騰訊和字節跳動等競爭對手,以及2019年底至2020年初爆發新型肺炎疫情均拖累去年百度的核心廣告業務發展,使得公司收入增長減慢。

最近三季,百度的廣告收入按年萎縮,預期今季將進一步下滑。目前,公司正嘗試發展流動應用程式的小程式生態系統,在程式內為用戶提供遊戲、電商服務、外賣和更多功能,藉此重振業務。

大眾普遍認為,百度此舉是在挑戰騰訊的微信通訊平台。微信擁有12億每月活躍用戶和超過200萬個小程式。與此相比,上季百度流動應用程式的每日活躍用戶按年增加21%至1.95億名,小程式用戶激增114%至3.16億名。

百度的手機用戶依然不及微信,不過正逐漸從後追上。另外,公司亦將DuerOS虛擬助手擴展至智能喇叭和其他設備、阿波羅自動駕駛汽車平台和人工智能服務,長遠將會減少公司對核心搜尋引擎業務的依賴。

話雖如此,政府下令百度暫時關閉應用程式內「部分」新聞頻道,或會扼殺用戶和廣告收入增長,令字節跳動的今日頭條,或結合微信的騰訊新聞等熱門新聞應用程式趁機坐大。

不宜太早下結論

百度因頻道暫停運作而再次受挫,而且最近連旗下的影片公司愛奇藝(NASDAQ:IQ)也被指誇大增長數字。這次事件說明了中國網絡監管機構能輕易逼使企業移除敏感內容,並且反映百度、騰訊和字節跳動等科技巨企之間的激烈競爭。

然而,投資者不應假設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會對百度施加罰款或採取紀律行動。去年,網上約會巨企陌陌(NASDAQ:MOMO)亦明顯遇上類似問題,但在清理平台後,公司的服務已經回復正常。有鑑於此,這次暫停服務可能僅會影響百度的短期表現,而不會完全打垮公司。只是,投資者仍然應該密切留意情況,以防出現其他警號。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810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