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追維達要當心的兩大要點

新冠病毒意外捧紅了維達 (SEHK:3331)這隻股票,大家囤積廁紙之餘,維達的關注度及成交量亦隨之大增,股價自2020年初至今已升近6成。維達日前更發出了盈喜,淨利潤大增64.8%至3.77億港元,經營狀況看來相當理想。維達的投資前景如何看?

1.盈利增加並非因為銷售額上升

雖然盈利報喜,但維達2020年第一季的總收益其實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2%,理由是內地產品供應短缺;但集團指出,內地以外的業務則「維持良好勢頭」。

銷售額下降,但盈利卻增加,主要是由於木漿價格下降、減低了產品成本,另外銷售組合持續優化,兩者導致毛利大增19.2%,毛利率亦上升11.2個百分點至37.5%。

所以,光從第一季經營數據來看,新冠病毒並未為維達帶來什麼實際利益;木漿價格下跌這個利好因素從去年已開始,而且木漿價格並非維達可以控制,不能視為持久的正面基礎因素。盈喜固然是好事,但把內容看真,其實並沒有怎樣為公司的前景加分。

2.內地市場是維達前景的關鍵

在香港,維達和TEMPO都是熱銷品牌,疫情高峰期間亦曾斷貨,令人容易產生「疫情受惠股」的聯想。也許在香港市場的確如此,但維達有75%的銷售額乃來自中國內地市場,香港只佔7.5%(以2019全年計)。維達「食粥食飯」,基本上必須以內地市場為依歸。

雖然集團並未提供詳細的銷售數據,報告已指出今年第一季的內地銷售並不理想,這亦是導致整體收益按年下跌16.2%的原因。

如此看來,維達是「疫情受害者」而非「疫情受惠股」。

一切終究回歸到競爭力

評估維達前景,所謂的疫情紅利大概就到此為止。一切回歸原點,維達在內地的狀況如何?

維達去年在內地收益按年增加8.4%,是個不錯但絕不是令人驚艷的增長數字。內地紙巾市場競爭熾熱,維達並非領頭品牌,「出位」策略是以推動高端產品組合為主,例如TEMPO、維達立體美系列等;在紙巾以外,維達亦力推女性及失禁護理產品。疫情沒有為維達帶來任何益處,疫後除非紙巾市場出現嚴重的供求失衡,否則在經濟不景氣時,維達產品的競爭力不如其他平民品牌。

結語

無可否認,維達產品的品牌力優,口碑及品質亦佳,是一間經營穩健、一步一腳印的企業;在中國以外,業務及市場遍及亞洲,增長前景不俗。新冠病毒令維達成為熱炒股,投資者需要當心現時的估值已逐漸與基礎面分開,高追風險增。這情況令人想起另一間同是快流消費品 (FMCG)的維他奶 (SEHK:345);投資者就算揀中優質企業,亦需注意市場估值是否合理。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