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傳奇投資大師目光遠大,高瞻遠矚,而他鍾情的股票會一生一世持有。我們便來看看他為何最近有這麼多動作。
股市正經歷十多年來第一個熊市,投資者的投資組合已經受到重創,就連巴菲特(Warren Buffett)亦無法倖免,在冠狀病毒大流行觸發的股災中損失慘重,因為旗下巴郡(Berkshire Hathaway) (NYSE:BRK.A) (NYSE:BRK.B)的股價同樣慘遭滑鐵盧。
眾所周知,巴菲特向來是個機會主義者,善於把握跌市以低價買入折讓股。但這一次,他最明顯的行動就是沽貨賣股。這看來與巴菲特的整個投資理念背道而馳。
巴菲特最近大部分沽貨行動都是有其道理,與監管因素息息相關,涉及業務基本因素和前景的則較少,因此這位巴郡行政總裁處理投資組合其他股票的手法,截然不同。
巴菲特目前為止沽出什麼股票
根據巴郡最新的披露資料,我們知道巴菲特和巴郡有以下舉動:
- 4月1日至2日,巴郡售出約1,300萬股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 (NYSE:DAL)股票,套現3.14億美元現金,而手上達美航空的股權亦從高於11%降至約9.24%。
- 巴郡同期亦出售少量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 (NYSE:LUV)股票,共沽出230萬股,套現約7,400萬美元,這家保險巨擘持有的這家達拉斯航空公司股權因而降至9.92%。
- 4月下旬,巴菲特沽出860,000股紐約梅隆銀行(Bank of New York Mellon) (NYSE:BK)股票,套現約3,000萬美元,而巴郡持有該行的股權則降至9.96%。
這些沽貨行動引來新聞極大迴響,市場紛紛猜測巴菲特背後的動機。但當您仔細留意,就會發現這些行舉不過是將股權降至10%門檻以下。在市場風聲鶴唳下,其實這些沽貨行動主要動機,大概只是因為股權超出了10%而已。
10%股權有何影響
如果持有上市公司10%股份,原來會有許多後果,著實令人驚訝。根據1934年制定的《證券交易法》第16(b)條,已經持有10%股權的股東若要繼續買賣股票會受到很多限制,因為當股權高於10%,該股東就會實質上成為內部人士,如果繼續買賣該股,隨時會惹來訴訟。這對巴菲特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因為他的倉位不會經常轉變,但對於那些期望影響公司政策的活躍投資者,持股高於這個門檻就會很有作用。因此,您會經常看到活躍投資者如果想參與某家公司的決策,往往會選擇增持該公司的股權至9.9%或低於該水平,這樣當他們往後打算清倉離場,亦會有更大彈性。
對於持有某公司5%或以上股權的投資者,當然亦受限制,但程度上就小很多。具體說,持股多於5%的股東需要作出首次披露,表明持股已超過該門檻,不過會有10天時間作這樣的披露。這項規定對巴菲特同樣是無關痛癢。
巴郡最大的問題是規管銀行控股公司的法例,一旦對銀行機構持股10%或以上,可能就會導致這家保險公司也要跟著主要銀行一樣遵守相同法規,包括資本規定,同時又要受聯儲局和其他銀行監管機構的監察。巴菲特多次出售其他銀行股,就是要將股權保持在10%門檻以下,因此最近沽出紐約梅隆銀行股票,可說見怪不怪。
別大驚小怪!
巴菲特的一舉一動,往往成為市場焦點,因為許多投資者都是跟著他投資。然而,值得留意他過去的交易模式,從不同角度解讀買賣背後的意義。
目前看來,巴郡只是沽出少量股票,涉及幾家公司,投資者不應過分解讀巴菲特的決定,小題大作。除非他的減持行動一直下去,這才顯示這位「股神」對投資組合內某些公司的看法真的出現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