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騰訊有哪些業務疫情籠罩下仍安然無恙?

在肺炎疫情籠罩下,經濟少不免要經歷陣痛,但有些股票就是為這種時期而生。

就算危機當前,錢仍會在某處繼續流動。雖然新型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得到解決,但有初步跡象表明,某些業務模式將特別具韌性。

投資者可從中國找到線索。中國在2020年1月和2月首當其衝受疫情影響,近日新增病例已穩步下降。要找出線索,先探討阿里巴巴 (SEHK:9988)和騰訊(SEHK:700)兩間公司的業務最合適不過。雖然中國公佈的新感染率的準確性惹來不少爭議,但兩者的業績至少顯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業務表現仍將良好。

期待更美好的時代

首先,值得一提阿里巴巴和騰訊2019年的業績。在末季(即包括雙十一「光棍節」的季度),阿里巴巴的總收入增長38%,至1,615億元人民幣(約合232億美元)。經調整和未經調整的每股盈利均增長49%。除了電商及所有相關業務(電子支付、廣告等)繼續帶頭增長外,阿里巴巴的雲端業務亦錄得62%增長,收入達到15億美元。 

騰訊方面,第四季收入增幅再次加快至25%,即1,058億元人民幣(合151億美元)。每股盈利升51%,經調整後按年增幅為28%。其社交網絡平台和其他各項服務(由影片到聯網醫療不等)繼續減速,2019年產生的費用僅升12% 。不過,其電玩業務出現反彈,尤其是在國際市場。騰訊表示,目前近四分之一的收入來自中國以外。另外,去年金融科技和廣告業務收入按年分別增長39%和19%。 

但以前是以前,現在是現在。阿里巴巴和騰訊對今季(將包含中國政府抗疫行動的影響)又有甚麼看法?兩者在審視數據並繼續應對挑戰之際,並未就今季提供具體的指引。

就算業務沒走下坡,也少不免會放緩。不過,阿里巴巴在對上一次(2月中)業績電話會議上透露了一些端倪: 業績將好壞參半。由於農曆新年後不少人遲遲未能復工,導致2月中零售及餐廳訂單量大降。此外,旅遊預訂量亦下跌。不過,其他領域如雜貨購物、送貨、數碼通訊工具及視像聊天服務需求均激增。 

騰訊的情況相若,該公司於3月18日公佈業績,日子接近2020年首季末,較能掌握新型肺炎對業務造成的干擾。同樣,公司沒有公佈確切的數字,但預計數碼支付量將下降,但由於騰訊正減省成本,故此不會拖累盈利能力。雲端業務亦將受影響,原因是部分業務合作夥伴為應對危機而推遲實施新項目。不過,公司預計數碼娛樂和廣告業務將繼續表現強勁,騰訊還提及其在數碼醫療保健方面的能力,現時數百萬中國人開始透過騰訊的社交和視像工具聯絡醫生和其他醫護人員。 

新型肺炎不會令世界末日,但將重塑世界

這意味著甚麼?雖然仍有不少疑問尚待解答,但投資者至少要有心理準備,下季阿里巴巴和騰訊的收入及盈利很可能會下降,情況甚至可能再延續多一兩季。不過,阿里巴巴行政總裁張勇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 

17年前,電商業務在非典型肺炎後經歷了迅速的發展。我們相信,逆境過後,消費者和企業的行為將出現改變,隨之而來的是機遇。我們注意到,愈來愈多消費者樂意以數碼方式來應付他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求。我們對中國經濟和社會邁向數碼化充滿信心,並準備好迎接為阿里巴巴數碼經濟的長期增長奠定基礎的機會。

簡言之,中國為控制疫情而採取的措施不會令經濟走向末路,隨著其他國家在未來數星期或數月對人員流動和社交活動施加限制,其他地區或感到安慰。事實上,雖然疫情將對非數碼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影響,但對建基於數碼模式的企業而言,就算在疫情退卻後未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表現仍將安然無恙。投資者要做好心理準備迎接阿里巴巴和騰訊差劣的季績,但仍應對未來抱有信心,繼續投資。對於美國類似科企的投資者而言,情況亦應該相若。

分享給你的朋友
About The Fool 5810 Articles
文章獲The Motley Fool授權轉載,並由HK MoneyClub翻譯 Original www.fo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