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馬線嘆「生不逢時」 港鐵未來仍有可為?

Shenzhen,China March 10, 2016.The headquarters building of Tencent in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China.

港鐵 (SEHK:66) 去年中從高峰掉進深淵,才剛擺脫沙中線事件陰霾、前景備受追捧之際,卻瞬間成為社會事件中心,股價半年內跌近兩成;最近股價反覆橫行,新型冠狀病毒又來亂。屯馬線一期將在情人節通車,又能否為港鐵「沖喜」一下?盤點以上種種,港鐵前景如何看? 

肺炎相關公告等同於

港鐵在2月11日發出公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本港之客運業務、車站商務及物業租賃業務,甚至內地業務均有顯著影響。影響主要分兩方面;由於局部封關,東鐵線之羅湖站及落馬洲站關閉,高鐵及直通車服務暫停,車站商店受影響。另外,由於多了市民在家上班、學生停課、旅客減少,本地鐵路服務乘客量因此下降。

港鐵全年業績報告將至,這公告等同於盈警。不過,由於這些負面因素都在預期之內,地鐵股價即時並沒有太大的跌幅。

突發事故的衝擊已恆常化

2019年6月香港爆發社會事件,而7月開始,港鐵更成為風暴的中心。這段期間除了乘客減少,港鐵更不斷成為破壞及衝擊的對象,除了經常突然關站甚至暫停服務,更需維修各類受破壞的硬件。根據港鐵去年底公布的數字,集團在2019財政年度的經常性業務淨利潤損失約16億元。

這個損失的規模,大概是2018年度淨利潤的一成左右,這當然是個負面因素,但說不上十分嚴重。而事實上,經過這七、八個月的「洗禮」,港鐵在應付突發事故上,好像開始駕輕就熟;這固然是令人感概的一件事,而站在企業經營立場,能預期的事故就不是事故,單純是成本增加的問題;只須把這額外的維修費用,加入以後的經常性開支預算,有數得計,對整體營運傷害有限。

肺炎事件傷及車站商務及租賃業務

肺炎事件比社會事件棘手之處,就是除了乘客量受影響外,肺炎恐慌令市民躲在家「自我隔離」,車站商務以至租賃收入都備受打擊。這傷害到底會有多大,完全要看香港及內地的疫情何時受控。

港鐵絶大部分的利潤來自物業租賃及管理業務,其次是車站商務,客運業務佔比不高。不過社會事件加上肺炎疫情,可說是「全方位」打擊港鐵盈利。

屯馬線一期通車增港鐵收入

港鐵屯馬線一期將會於2月14日情人節通車,本來可喜可賀,肺炎風波卻大煞風景,弄得港鐵要呼籲乘客不要擠去搭頭班車。

屯馬線一期通車,即時增加港鐵的客運收入,雖然生不逢時,仍是聊勝於無。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有關工程費用的問題;屯馬線是沙中線項目的一部份,整體工程之造價及超支金額至今尚未公布,有估算接近千億;而當中紅磡站擴建工程的費用究竟港鐵付還是政府付,雙方還在磋商中。

無論是社會事件、肺炎事件與及沙中線工程問題,對港鐵來說都是相當負面的因素;然而,這些因素的影響都「有價」可計,最大的不確定因素,是前兩者對香港的經濟將會產生什麼「副作用」,最悲觀的預測,是經濟蕭條,旅客永久性減少、租務長期萎縮。

如果對香港前景並沒有如此悲觀,港鐵畢竟是港人無可取代的交通工具,其商務及物業示仍將有其價值。這也許說明為何在接二連三的壞消息下,港鐵股價仍有一定支持。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