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減持騰訊的啟示

農曆新年前夕,騰訊控股(SEHK:700)股價升穿400元心理關口,馬化騰卻減持500萬股,套現接近20億元,被指無信心股價升穿南非大股東。不過,從歷史角度看,馬化騰沽貨行動不能視之為利淡訊號,因為馬化騰減持價一次比一次高,意味股價尚有上升空間。反而馬化騰陸續退任旗下子公司的法定代理人的職務,更值得投資者關注。

從馬化騰沽貨紀錄分析,他減持眼光並不是這麼準確。因為他減持的時機往往不是當時的最高位,反而是愈減持股價愈高。從2014年開始計算,馬化騰最初的減持價為119.05元,不過其後減持價不跌反升。直至最近以接近400元的平均價減持。

愈沽愈有不足為慮

不過,馬化騰愈減持股價愈高的往跡,其實是建基於兩個假設,其一是馬化騰高賣低買股票眼光欠佳,其二是集團業務仍處於高增長週期。

以往集團的增長動力是遊戲業務,而近日觸手可及的增長動力可能是微信小程序。

每年1月騰訊舉行「微信公開課PRO」,2020年1月9日舉行的「微信公開課PRO」披露了一個重要消息,就是2019年透過微信小程序促成的商品交易額(GMV)達8,000億元人民幣,按年上升160%;活躍用戶達3億人。

現時微信小程序已經發展成一個有8,000億元人民幣交易額的生態圈,騰訊向商家收取佣金、廣告營銷費用。

原來早在2018年微信小程序的數量達100萬個,網上營銷服務需求應運而生。因為個別商戶要其小程序突圍而出,最立竿見影方法為幫襯騰訊,由後者提供網上營銷服務。

參考阿里巴巴(SEHK:9988)的商業模式,其賺取的網上營銷服務費用佔營業額比重,較收取商戶佣金佔營業額為高,相信騰訊將會朝這個方向發展。

高盛估計,2020年微信小程序的GMV達17,000億元人民幣,2021年GMV達30,000億元人民幣。倘估計正確無誤,微信小程序將可取代遊戲業務形成嶄新增長動力,馬化騰持續沽貨也不足為慮。

國進民退才是好消息

反而,國進民退的步伐,才是影響騰訊股價走向關鍵。

2018年10月馬雲交出可變利益實體(VIE)控制權,標誌阿里巴巴擺脫國進民退的疑雲,股價自此以後一飛衝天。其實,內地互聯網股或多或少都蒙受國進民退的陰霾。反而國進民退正式落實,妨礙股價上升的陰霾反可一掃而空。

現時馬化騰開始陸續退出旗下子公司的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職務,或許是逐漸國進民退指標。如參照阿里巴巴股價表現,將會騰訊擺脫股價制肘的指標。

分享給你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