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業可算是經濟的中流砥柱,但這個板塊卻未必能獲得市場應有的重視,某程度與業務的「沉悶」不無關係。然而,如果看SPDR S&P Transportation ETF 在2019年的表現,就知道這個行業迎來豐收一年。這隻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在一眾運輸行業ETF中亦是數一數二,涵蓋行業各個領域,過去一年回報率高達21.7%。
但這並非說行業內各領域都在蓬勃發展。相反,貨車運輸、鐵路運輸和船運公司均挑戰重重,不單是貨運市場疲弱,還有煤炭貨運急跌,加上貿易戰就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如果筆者現在要買入運輸股,就會留意板塊內的其他領域,例如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 (NYSE:DAL) 和聯合包裹(United Parcel Service)。以下說明為何筆者現在會視這隻航空股和物流股為行業內的首選。
聯合包裹坐收漁人之利
運輸股涵蓋大量物流公司,運送的商品從原材料到製成品,應有盡有。因此,物流公司是各市場重要的樞紐,特別是電子商貿,這個市場增長潛力巨大,為聯合包裹這類物流公司帶來亮麗前景。
然而最近,電子商貿巨擘亞馬遜(Amazon.com) (NASDAQ:AMZN) 亦不甘後人,大舉進軍貨運和物流市場,成為傳統物流公司主要勁敵,帶來很大威脅。但目前看來,亞馬遜對於聯合包裹的宿敵聯邦快遞(FedEx) (NYSE:FDX) 造成更大麻煩,聯合包裹自然較後者更值得買入。
聯邦快遞與長期合作夥伴亞馬遜「分手」後,股價在2019年遭受滑鐵盧。聯邦快遞雖然仍在為亞馬遜第三方賣家提供服務,但亞馬遜在12月的聖誕旺季表示基於物流效率考慮,禁止這批賣家使用聯邦快遞的「陸運」(FedEx Ground) 服務替公司Prime會員發貨,聯邦快遞再次受到沉重打擊。另一方面,亞馬遜與聯合包裹的合作關係仍然愉快,因此聯合包裹在競爭方面較聯邦快遞盡佔優勢。
聯合包裹截至2019年9月止的九個月,最大業務為美國國內包裹配送,收入增長6.7%。公司公佈第三季業績時,行政總裁David Abney甚至表示,看到「美國業務在收入和盈利方面均迎來短期重大有利因素,未來將持續動力十足」。聯合包裹最近預測2019年假期旺季的購物送運量將刷新記錄,其中包括預計「國慶日」送運量將按年增長26%。Abney的預測可能不是空話。
另外有一項最新發展值得留意,聯合包裹的全資附屬公司UPS Flight Forward最近成為第一家獲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批准經營「無人機貨運」的公司,當局取消對公司無人機數量的管制。公司隨即果斷行動,已完成對WakeMed Hospital超過1,500架次商用無人機的貨運服務。聯合包裹還與全球其中一家最大醫療集團CVS Health達成合作協議。
聯邦快遞因為與亞馬遜勢成水火,拖累業務發展,短期內預計將被聯合包裹搶奪市場份額,這有助後者股價發力向上。長遠而言,聯合包裹積極進軍全球市場,加上在無人機貨運方面搶佔先機,又有穩定現金流,股息更是有增無減,種種因素為股價帶來動力,可望節節攀升。
這隻航空股股價已經水漲船高
達美航空第四季業績剛剛出爐,勝公司的預測指引。事實上,行政總裁Ed Bastian表示,2019年「無論是營運效率、財政狀況和客戶服務,都是達美航空歷史上」最豐收的一年。
正如聯合包裹,達美航空的成功很大程度建築在對手的痛苦身上,例如波音(Boeing )正飽受737 MAX客機事件困擾。面對737 MAX客機全面停飛,部分龍頭航空公司的發展大計受到打擊,甚至業績見紅,但達美航空的收入在2019財年卻創歷史新高的470億美元,帶動盈利(經攤薄)激增至每股7.40美元,而2018年的盈利則為5.69美元。歸根究底,最大原因正是達美航空的機隊沒有737 MAX客機。
達美航空目前預計下季收入將按年增長5%至7%,重申2020年每股盈利預期介乎6.75美元至7.75美元。這家航空公司亦產生大量現金,2019年經調整自由現金流高達42億美元。管理層有信心在2020年產生相若的自由現金流,並且向股東回饋其中的70%,有助股息率在行業中脫穎而出。此股目前股息率為2.7%。
2020年,達美航空亦可望與智利國家航空(LATAM Airlines )落實戰略合作關係,這有助達美航空業務在拉丁美洲市場開動全速引擎。隨著這家航空公司的MD88機隊老化,相繼退役,公司計劃今年擴大空中巴士(Airbus ) A220和A321機隊。達美航空的業績表現相當強勁,又深思熟慮進行多項創新計劃,積極投資升級機隊,加上在新興市場建立合作關係,種種明智策略使之成為航空股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