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 (電視廣播, SEHK:511)董事局主席陳國強宣布辭任,同時出售其擁有之TVB股份。陳國強在2011年從邵氏手上購入TVB,當時的TVB高峰已過;今日陳國強引退,正式為昔日「大台」畫上句號。
從投資角度看,娛樂媒體行業其實仍具增長潛力及投資價值,只是生態已完全改變。睇好這行業,買什麼公司才對?
「大台」名利雙收之黃金歲月
邵逸夫方逸華年代的TVB,憑着長年高收視率雄霸廣告市場,黃金時段的廣告價值不菲,廣告商需要用競投方式買入廣告,熱門節目的贊助更要用搶的;無綫電視翡翠台秒秒鐘都在印銀紙。
高收視率除了因為缺乏競爭外,無可否認這年代的TVB出產了無數膾炙人口的劇集及節目,在文化上的影響力不只在香港,而是遍及全球說廣東話的華人社會。在這全盛時期,TVB說一,沒有人敢說二,無論是藝人、歌手、廣告商、甚至唱片公司,都得配合。
這一切在千禧網路年代來臨之際發生巨變,電視收視率持續下降,TVB開始走下坡。到了2011年陳國強、王雪紅等組成Young Lion財團購入邵逸夫家族的TVB股權,其後雖然致力發展myTV SUPER等網上業務,無奈大勢已去,再加上去年社會事件加速廣告收入的衰退,雪上加霜。現時陳國強引退,在商言商實在是意料中事。
芝士搬到哪裏了?
娛樂媒體這行業,一點都沒有倒退,只是生態環境已經徹底改變,須以全新角度分析行業的投資機會。
TVB的生意到底跑到哪裏去了?
1. 網上平台
Google (Alphabet, NASDAQ:GOOGL) 是如今最重要的網上廣告平台,陳列廣告要用Google Ads,關鍵字搜尋行銷必須用Google,視頻廣告要用YouTube。Google憑著各平台及APPs「打通經脈」,歷年來已累積了海量用戶大數據,廣告商不靠它不行,其市場地位不易動搖;Alphabet怕的大概只有各國政府的監管機構。
Facebook是另一個新媒體年代的大贏家,廣告商無可避免一定要靠Facebook的algorithm (演算程式) 向鎖定目標群投放廣告訊息。騰訊 (SEHK:700) 社交廣告也是同一道理。
2. 內容
TVB的另一主要業務是節目發行及分銷,現時佔總收入約兩成。香港另外兩個娛樂內容生產商有Viu TV(SEHK:8) 和HMVOD (SEHK:8103),但網上世界無國界,娛樂內容供應泛濫兼碎片化,長期下去港產內容難與Netflix (NASDAQ:NFLX)或愛奇藝 (NASDAQ:IQ)等的產出拚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