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在綫(SEHK:1797)近日逆市走強,市場為何這麼看好新東方?它又是否有這個價值?
股價卻節節上升的原由
有趣的是,新東方在約半個月前才剛發出了盈警,截至 2019年11月30日的(2020財年)半年業績由盈轉虧,歸屬母公司虧損 7128萬(人民幣・下同),調整後虧損5625萬(主要調整股份支付開支3128萬)。虧損主要由於期內公司聚焦K12業務進行大力投入,相關教學人員、研發成本、營銷費用等均增加。
但業績跌股價漲,是因為集團有兩大優勢令市場看好其長遠盈利前景。第一是 K12 的業務加速擴張,2020上半財年的 K12 課程付費學生人次同比大升 158%,而國內的 K12 業務共有價值千億剛需市場,截止至2017年中國K12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增長至4795.5億元,同比增長14.8%,所以此業務有望成為集團未來業績增長的強大動力。
第二是優播模型已跑通,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 -25%顯著提升至 5.3%,而且優播主打「小班模式」,具備課程設計本地化、高互動直播等特點,聚焦低線城市,在期內新開拓65個城市,累計進入23個省的128個城市。所以新東方的 K12 業務部署在量及質方面都給予了市場不少信心。
大學與 K12: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不過,新東方的主要業務是大學教育,期內佔總營收比重 63.7%;另外是 K12 (佔 22.6%)、學前教育(佔 3.8%)及機構業務(佔 10.0%)。在 K12 業務迅速膨脹的同時,其他業務卻稍顯乏力,大學付費學生人次同比減少 15%,學前教育更是同比大減 81%。反映出集團資源有限,難免顧此失彼,不能同時兼顧多邊業務發展。而高等教育的毛利率普遍較高,近年又是中國由「大國」發展為「強國」,重心由「量」轉為「質」的時期,高等教育的市場需求及政策支持都有利,新東方若因大力發展 K12 而犧牲了大學業務的競爭力,亦會大大扣減了其投資價值。
新東方,現價應買入嗎?
但先不說新東方大學業務的競爭力長遠會否不保,集團的大學業務受壓很可能會拖延其扭虧為盈的時機,短期內應未能看見集團價值釋放的光景。現時買入,一來太早,二來集團估值已拉得過高,股價再向上的空間不大,在時間價值的角度看並不划算。加上營利性教育的政策風險亦頗高,下行風險不得不防。投資者宜留意集團各分部業務的個別發展,在大學、K12、學前教育業務均向好時再作考慮,或當集團因政策風險等原因而過度回調時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