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選的股票有四個共通之處。
2019年即將結束,是時候打開投資成績表。相比起每隔幾個星期便檢討表現,苦苦等待投資開花結果,每年回顧是較適合的做法。此刻正值新年,亦是一個不錯的時機。
接下來,筆者會重點介紹2020年值得買入的三隻高市值優質股(200億美元至5,000億美元)。這些股票均符合我對企業的要求,包括由創辦人領導發展、財務狀況穩健、擁有廣闊護城河,而且企業能夠以無數方式達成使命。
為必需品而設的電商平台
托比・盧克(Tobi Lutke)剛開始經營滑雪板公司時,完全找不到能夠幫助發展電商業務的平台,因此他自行建立專屬的平台。事實證明,平台服務需求殷切。於是,為了發展Shopify(NYSE:SHOP),盧克放棄滑雪板業務,並將「幫助所有人推動商業發展」定為企業使命。
在這項勵志的全方位使命下,Shopify發展出兩個主要的收益來源:
- 訂閱業務: 只要支付月費,企業便能按照服務分級架設網站、接收訂單和控制存貨。
- 商戶服務: 讓商戶處理付款和貨運,並獲得營運資金,維持客戶滿意度。
正如下圖所示,兩項收益來源均錄得顯著增長。
圖表由筆者編製。資料來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所有數字約整至最接近百萬美元。2019年數字為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過去12個月的數據。
重點是,根據Shopify的使命,尚有不少「幫助所有人推動商業發展」的方法有待發掘。在2019年夏天,公司宣佈將在亞馬遜(Amazon)以外提供另類可行選擇,讓商戶使用龐大的配送網絡,這便是公司實現使命的其中一項措施。
雖然Shopify目前還未產生正自由現金流,筆者卻並不擔心,原因是高昂的轉換成本往往使加入了特定生態系統的商戶不願轉會。此外,在Shopify成功吸納超過820,000名商戶後,第三方應用程式開發商紛紛湧到網站分一杯羹,令公司擁有由大量開發商組成的生態系統,創造出強勁網絡效應。
Shopify持有約27億美元現金,而且並無長期負債,筆者認為現時公司花錢提高市場佔有率是明智之舉。
對外出售自行開發的工具
MercadoLibre(NASDAQ:MELI)是拉丁美洲首屈一指的電商網站。
這間公司既像eBay一樣提供平台讓第三方商戶出售貨品,在發展大型配送和送貨網絡方面亦與亞馬遜相似。
然而,公司早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找出合適渠道處理客戶的網上購物付款。與北美洲相比,拉丁美洲的銀行服務嚴重不足,迫使公司發展自家付款工具:Mercado Pago。
結果,Mercado Pago的發展超乎想像。剛開始時,這項工具只供MercadoLibre的購物付款用途,但在推出流動銷售點(mPOS)終端機後,與公司毫無關連的企業(例如雜貨店和油站)也開始接受Mercado Pago為付款方式。
技術上,這些付款屬於「非平台」消費,而且增長速度相當驚人。
圖表由筆者編製。資料來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從2012年起才開始區分平台和非平台付款。
MercadoLibre仍由創辦人Marcos Galperin經營,並極有潛力實現「讓商貿和金融服務變得更普及」的使命。 縱然公司正斥巨資建立自家貨運網絡,其自由現金流和淨現金(現金和投資減長期債務)仍分別高達2.78億美元和25億美元,所以筆者認為值得買入其股票。
為製藥公司和其他企業提供雲端服務
最後一間入選公司是Veeva Systems(NYSE:VEEV)。2000年代初,當時在Salesforce.com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的Peter Gassner 發現,由於製藥公司需要遵守個別監管規定,並無雲端供應商能就此提供服務,因此他決定創立Veeva填補市場不足。
於成立初期,Veeva只經營客戶關係管理工具業務(現時稱為「商業雲」), 不過其後卻出現變化。
現時,Veeva的主要產品為Veeva Vault。如果要用最簡單的方法說明,您可以將Veeva Vault想像成製藥企業的雲端儲存空間,負責保存由構思階段、臨床試驗至推出市面等各個製藥過程的全部所需資料。有關領域的解決方案與日俱增,而且均採取訂閱業務模式經營。
圖表由筆者編製。資料來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
Veeva在2020年初方會刊發年報,在此之前,我們都未能取得2019年的具體數據。儘管如此,我們知道Vault的業績已經超越商業雲。鑑於該項產品的客戶忠誠度不低,因此這項趨勢影響深遠。企業一旦將所有最關鍵的資料儲存在平台上,而且讓僱員熟習有關系統,便不太可能轉投其他平台,套用到Veeva的情況,客戶不單繼續訂閱公司的服務,他們購買的工具和消費亦日益增加,導致公司的訂閱客戶保留率超越120%。
Vault廣受歡迎,令非醫藥企業亦對有關工具產生需求。隨著化工、包裝消費品和化妝品等受到嚴格規管的行業也採用Veeva的工具,未來五年公司顯然會有多個可能的發展方向。
Veeva財務穩健,淨現金達10億美元,過去一年的自由現金流更高達4.23億美元,遠遠足以應付潛在市場擴張。
投資者的對策
世上既有千百種投資者,自然也有千百種投資風格,因此筆者絕不建議您將所有資金都放在上述三隻股票。 只是,這三隻股票實際也佔我家族投資組合超過25%,因此我推薦這些股票時並非空口說白話。
我認為三隻股票都值得您考慮買入。假如您也看好這些企業,何不先少量入貨,再慢慢加注?